收入不平等与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st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我国政府一直把提升GDP水平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在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之后,虽然我国的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国内居民的幸福感却并未实现同水平的提升,甚至出现了下降趋势,这个现象被称为“伊斯特林悖论”。这说明,国家经济实力和收入的提升并不总能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单纯以提升GDP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形势,如何提升居民幸福感,成为了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许多学者对我国出现“伊斯特林悖论”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将问题的矛头对准了收入不平等。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展所创造的财富并未在国民间公平分配,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与此同时,作为调控收入不平等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保障对调节收入不平等有重要的影响,考虑到收入不平等与居民幸福感的紧密联系,社保支出水平的增加是否有助于提升城镇居民幸福感成为了一个值得验证的问题。本文首先归纳整理了经济学界对主观幸福感、收入不平等与社保支出水平的相关研究文献,并从理论上阐述了收入不平等影响居民幸福感的相关机理。在实证分析阶段,使用有序Logit构建计量模型,结合CGSS2012和2013混合截面数据,分析了收入不平等与我国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采用构造交互项的办法分析了组间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结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宏观数据与CGSS数据进行匹配,实证分析了社保支出水平在收入不平等与居民幸福感“倒U型”影响曲线上的调节效应,包括社保支出水平对曲线的陡峭程度、拐点和整体水平的影响,从机制上对这一调节效应进行解释。研究发现,收入不平等对于我国城镇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为“倒U型”,在收入不平等由低水平开始提升时,“正向隧道效应”的影响占主要地位,因此会带来幸福感的提升;而在收入不平等水平跨越临界点之后,“负向隧道效应”和“相对剥夺效应”的影响占主要地位,因此导致居民幸福感迅速下降。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发现社保支出水平对收入不平等与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倒U型”曲线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具体来讲,社保支出的提升会使“倒U型”曲线的陡峭程度降低、拐点右移且整体水平提升。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地位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不断提升,国内的电力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火力发电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起来.在火力发电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企业燃料管理的舞弊现象逐
初中现当代散文教学是语文分体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散文文本不同于小说、剧本和诗歌,在篇目内容上比小说、戏剧更短小精悍,在表现方式上比小说、剧本更注重内在情感和表现内容的真实性,结构特征更灵活自由。散文的审美鉴赏就有了形式灵活自由而意蕴深藏其中的独特性。初中语文在阅读篇目的选择中以现当代散文经典篇目为基准,教学目的之一在于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鉴赏,使学生兼具对生活的体验和审美领悟,从而完成鉴赏能力的提升
目的:对比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初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接诊的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