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丹参酮ⅡA 对新生大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组织中 Bcl-2、Caspase-3 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探讨以丹参酮ⅡA 为代表的活血化瘀中药制剂改善 PVL 相关作用机制,为临床上更好的使用丹参酮制剂治疗 PVL 提供实验和理论基础。
方法:动物模型的建立:取2日龄新生大鼠,在乙醚深度麻醉下,在乙醚麻醉后,取仰卧位固定姿势,予颈部正中切开,放大镜下分离并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手术时间不超过 15min,手术中大鼠体温保持在 36~37℃之间。术后随即将新生大鼠送入缺氧装置中,设置箱温为 37℃,湿度(70±5)%,纯氮气输入,氧分析仪检测下,氧浓度控制在8%,缺氧30min。术后动物出现频繁抽搐,皮肤苍白、紫绀等循环差的表现为手术成功标志。将造模成功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丹参酮ⅡA低剂量组及丹参酮ⅡA高剂量组,每组各取 10只。随机取 10只2日龄新生大鼠做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如前颈部正中切口,游离双侧颈总动脉,但不予结扎和缺氧,室温内独处30min后缝合创面。上述步骤完成后,返回母鼠身边继续喂养。造模完成 2 天后, 丹参酮ⅡA 低剂量组和丹参酮ⅡA 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丹参酮ⅡA7.5mg/kg和 15mg/kg,腹腔注射,每日 1 次(均于上午 10:00 左右执行),连续给药3天。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日1次(均于上午 10:00左右执行),连续给药 3天。于第 3日给药 1h后(7日龄),各组新生大鼠,经乙醚麻醉后,快速断头取出脑组织,迅速置于 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经常规组织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后,以丘脑中 1/3 平面行连续冠状切片,片厚 5mm,每个标本连续取 5 张切片,其中一张切片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于光镜下观察脑室周围脑组织,具体包括胼胝体、内囊、脑室周围和皮层下白质等部位的病理变化;剩余切片采用 SABC法测定 Bcl-2、Caspase-3含量,高倍镜下皮质区截图(来自各组切片),采用 Meta Morph(美国)图像分析系统测定Bcl-2、Caspase-3 积分光密度值( IOD)。计量资料以c±S 表示,各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1)HE染色中,可以清楚的看到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小血管的形态结构在假手术组的脑组织切片上显示细胞结构形态清晰完整,锥体细胞胞体较大,排列整齐,核仁清晰。空白对照组缺血性改变明显,正常组织结构在缺血梗死部位模糊不清,脑水肿明显,可见浸润的炎症性细胞,锥体神经元细胞胞体收缩,细胞核固缩嗜碱性染色较深,胞浆嗜酸性红染,部分细胞坏死,失去神经元 固有的形态,表现为细胞核破碎、溶解。丹参酮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脑组织切片显示:脑组织缺血缺氧的损害性改变比空白对照组脑组织损害减轻明显,脑组织坏死区域较少,神经元细胞形态结构改变轻微,轻度脑水肿,细胞核损害改变较空白对照组减轻。高剂量组脑组织损害在以上几个方面的改变较之低剂量组改变更轻。(2)免疫组化方面:假手术组可见Bcl-2表现为少量表达。空白对照组可见Bcl-2阳性细胞表达增多,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而丹参酮ⅡA高、低剂量组切片中的Bcl-2阳性细胞数增加明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丹参酮高、低剂量组之间Bcl-2表达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假手术组未见Caspase-3表达。空白对照组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增多,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丹参酮ⅡA高、低剂量组的Caspase-3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2。
结论:(1)采用双侧颈动脉结扎合并缺氧制备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新生大鼠模型的方法是可靠的,是可重复的。(2)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制剂丹参酮ⅡA,应用于新生大鼠脑白质软化模型,能够明显的改善损伤脑组织的形态,并且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改变明显;能够明显提升细胞保护因子Bcl-2在动物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同时能够明显降低促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在动物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并且高、低剂量组之间的改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本实验研究表明,在新生大鼠脑白质软化模型的早期、足量的应用丹参制剂,可以明显减轻脑组织的损伤,对缺血缺氧脑组织有保护作用。(4)丹参制剂可能是通过提升细胞保护因子Bcl-2并降低促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实现对缺血缺氧脑组织的保护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