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矿区岩溶发育规律及构造控水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txki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朔州矿区(以杨涧煤矿、东坡煤矿、担水沟煤矿、西沙河煤矿为例)邻近担水沟大断层,次生构造(断层、陷落柱等)发育,有的工作面内揭露多处陷落柱;底板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处于神头泉域强径流区内,岩溶极为发育,其中DP-1孔抽水试验获得的渗透系数(K)、单位涌水量(q)等参数非常大。随着矿井11煤的深部开采,突水系数将达0.07~0.12MPa/m,奥灰水极可能通过断层或陷落柱导致矿井突水。因此,开展朔州矿区岩溶发育规律及构造控水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针对煤矿开采过程中所面临的上述严重水害威胁问题,本文围绕奥灰岩溶发育、陷落柱及构造控水的关键问题,结合钻孔探查、物探分析、野外踏勘以及地质背景、水文地质特征归纳总结认为,○1在对区内所有揭露奥灰的钻孔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本区奥灰顶部存在11~24m的隔水层段;○2岩溶发育规律研究表明,本区富水性极强,垂向发育强度普遍表现出由弱到强再到弱的变化规律。据此将奥灰划分为三段:20m-80m为第一弱富水段,80m-240m为第二段强富水段,240m-400m为第三弱富水段;○3对DP-1孔抽水试验结果中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校正计算:渗透系数K为295m/d,单位涌水量q为208.75L/s·m;○4分析阐明了山西高原陷落柱成因,将其大致分为中奥陶统灰岩沉积成岩阶段、海西期和印支期岩溶作用停滞阶段、燕山期岩溶发育强烈,陷落柱初步形成阶段、喜山期陷落柱的继承和发展四个阶段,形成了对陷落柱导水性成因的初步认识;○5断层构造控水中以优势面理论为依据,采用灰色等级聚类方法,定性定量区分矿区断裂的等级,阐明了本区断层构造控水理论机制;○6基于层次分析法,选用单位涌水量、含水层厚度、钻孔液漏失量、断裂构造以及地下水水位变幅五个影响因子综合评价奥灰富水性,为煤矿防治水提供了新的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立足于黑龙江省防汛工作特点,阐述了防汛指挥信息服务子系统在黑龙江省防汛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在大力发展防洪工程措施的同时,应着重加强包括防汛指挥信息服务子
城市雨水排水系统是现代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随着深圳市的城市化进展,排水系统也在不断完善,但是还存在着排涝标准和城市化进展不一致的情况,当降雨形成的积水不能及时排出时,便会
单孔和多孔扩散器是环境工程中用来进行污水排放的主要设备,考虑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对它们的设计离不开对它们在环境受纳水体中所形成的流场分布的掌握和了解,对这一比较笼统性的
学位
摘要:口语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口语十分重要。因此,教师的口语一定要讲究科学性,做到发音准确、言简意赅,同时还要注意口语的艺术。  关键词:教师口语;提高策略;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61  一、了解口语发音原理  语音是发音器官各部分协同动作产生的。人类发音器官的整个装置像一架乐器,人类发音器官可分为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