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隶变标志着古文字向今文字演变的开始,因而也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过程。本文以隶变中篆书向隶书的转变为研究方向,重点以秦至西汉时期的隶书变化为研究对象。篆书向隶书转变最主要的表现是汉字字型变圆为方,笔画线条变弧为直,字形变繁杂为简省等。简牍作为古人的墨迹本,能更好的传达笔画形态,以及古人书写的真实面貌,这为研究字体演变提供了诸多便利之处。本文以秦至西汉为时间范畴,将其分为四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选取3个样本,共12个简牍样本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这12个样本分别设置横向、横折、斜向、纵向相关笔形参数,从起收笔、笔形长短等解析篆书向隶书变化的过程。根据统计分析得出秦至西汉简牍书写中横向笔形总体数量增多,纵向笔形基本保持不变,横折笔形、斜向笔形撇和捺的数量在减少,说明笔形数量整体是在简化,横向笔形的增多与成熟隶书横向取势相符;通过四个阶段的数据比较,公元前202-前140年和公元前140-前50年笔形变化率高于公元前220-前207年和公元前50-公元23年的笔形变化率,前面两个时间段处于古隶和隶书形成的过渡时期,字体变化有着一定的不稳定性,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同时和隶变即简化这一特征相互印证。本文从微观角度解析秦至西汉简牍笔形变化与隶变的关系,笔形参数的统计分析为研究隶变提供了很好的佐证,即字体的演变是朝着简捷、便宜、横向的方向发展逐渐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