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难忘的童年是每个人最美好的记忆,童年的成长环境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我国人口众多,其中儿童人口数量也较为庞大。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可供儿童户外活动的场所却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室内娱乐空间。这样的变化导致儿童逐渐脱离了自然环境,他们热衷于室内活动,习惯待在各种人工建造的环境中,随之引发了众多儿童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因此,建造功能完备的儿童游戏空间,利用新奇的景观创意与良好的游戏环境氛围吸引儿童参与户外游戏活动,可以较好解决社会城市化发展给儿童带来的种种心理问题。儿童较之于成人来说心智尚未成熟,其生理与心理特点较为特殊,在为儿童进行服务时,儿童公园中的游戏空间建设在保证其优秀的游戏环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符合儿童心理的发展特点,培养儿童的各项能力,使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同步发展,获取社会能力。因此,在儿童公园中游戏空间的设计规划中,以促进儿童心理发展为出发点,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儿童公园、游戏空间以及儿童发展的心理及行为特点这些基本理论出发,探讨儿童公园、游戏空间的特殊性以及特点,并通过对儿童年龄段的划分,总结出儿童在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及行为特征,从而得出儿童在进行游戏行为时的基本特征及倾向,为儿童公园中的的游戏空间设计提供理论基础。随后通过对儿童公园中游戏空间的构成要素、空间类型以及景观元素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体现了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对于儿童公园游戏空间设计的具体表现手法。然后,根据上一章节的分析研究,总结出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儿童公园中游戏空间设计的普遍性原则以及相应的对策。论文最后,以长沙梅溪湖儿童公园为例,对其游戏空间的空间规划、游戏空间分区设计以及场地内各专项设计,包括道路系统、绿化系统、水体系、标识系统以及游乐设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目的是为了对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同时指导实践。论文在结论部分对本课题进行了概括性总结,认为儿童公园中游戏空间设计应充分考虑儿童各方面的需要,针对儿童游戏心理及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可变性的特点,提出交互性、灵活性、主题性等户外游戏空间类型能有效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强调未来户外儿童游戏空间设计的趣味性和教育性仍然是设计师探索和追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