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Vitis Vinifera L.)是葡萄科(Vitaceae)葡萄属(Vitis)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是世界性重要果树之一,近年来果园镉污染问题十分严重,而葡萄产业在四川发展迅速,因此葡萄园的镉污染调查与修复工作亟待进行。鉴于此,本试验首先在四川主要葡萄产区选择了 20个葡萄园,对果园土壤、葡萄植株及果实进行取样调查,分析镉污染情况,依据相应的土壤环境及果品质量安全标准对所选葡萄园进行评价,另外,针对镉污染葡萄园的治理问题,采用盆栽控制性试验,将花卉型镉富集植物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硫华菊(Cosmos sulphureus)、波斯 菊(Cosmos bipinnata)和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分别与葡萄幼苗混种,研究四种花卉对葡萄生长、生理生化和镉富集特性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能有效降低葡萄镉含量且有利于葡萄生长的富集植物,为葡萄园镉污染植物修复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各葡萄园采样点土壤属于中性或偏酸性,土壤全镉含量在0.069-3.013 mg·kg-1之间,有效态镉含量在0.030-0.310 mg·kg-1之间,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且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镉含量也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参照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所选葡萄园采样点土壤镉总超标率达到71.88%;所有果实样品中的镉含量均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2)中新鲜水果的镉限量标准。2.在盆栽试验下,混种波斯菊可促进葡萄生长,但会降低葡萄植株抗性,混种向日葵、硫华菊和凤仙花的效果则相反;与葡萄单种相比,只有混种凤仙花可促进葡萄幼苗的光合作用;混种四种花卉均显著降低了葡萄幼苗各部分镉含量,混种硫华菊后,葡萄各部分镉含量均达到最低,其中地上部分和整株的镉含量相较单种分别降低了 84.78%和 41.63%。3.混种花卉提高了土壤的pH,降低了土壤速效钾含量,有利于土壤酶活性的增加;混种硫华菊可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混种凤仙花有利于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混种波斯菊和凤仙花则可以极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混种各花卉的处理均降低了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其中,土壤有效态镉含量最低的是波斯菊混种处理,为4.10 mg·kg-1,较单种降低了 6.82%。4.各混种花卉中,波斯菊的镉吸收和提取能力较差,但可最有效地降低土壤镉的生物有效性,可以在土壤镉污染修复中加以利用;向日葵的生物量最高,但向日葵的镉含量和镉积累量低,同时也抑制了葡萄的生长,不太适宜用于提取修复葡萄园土壤镉污染;硫华菊的镉含量和镉积累量较高,对土壤镉的植物固定能力最佳,可用于修复葡萄园土壤镉污染;凤仙花地上部分镉含量和整株镉含量最高,地上部分镉积累量也达到最高,且转运系数最高,并接近于1,表现出最强的土壤镉吸收和提取能力,适宜应用于葡萄园土壤镉污染的植物提取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