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动力是由学习需要、学习兴趣等多种非智力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着定向、激发和维持的作用,同时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受到各种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和发展,中学化学教学的各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都变得丰富多彩,与此同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的强调,也大大激发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动力。然而,由于城乡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城乡教育投入方面的差距,城乡中学学生在化学学习动力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对城乡中学学生化学学习动力是否存在差异、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进行了调查。并对城乡化学教师进行了访谈,以便从教师的角度探索可能存在差异的原因。本研究参考已有的学习动机量表,编制了中学生化学学习动力调查问卷,主要从直接需要、间接需要、学习兴趣、个性特征、情感意志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六个方面对城乡中学学生进行了调查。利用SPSS17.0对调查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城市中学学生的化学学习动力显著大于农村中学学生;个性特征,如自信心、上进心、自尊心等是影响城乡中学学生化学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而对化学学习的坚持性不够和毅力不强等情感意志因素是导致城乡中学生化学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因素。2.城市中学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比农村中学学生的大,对化学学习也更有自信,更能坚持不懈,意志力更强。3.城乡中学学生都将他们化学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学习不够努力;但城市中学学生将成绩不理想归因为不稳定且不可控制的因素的倾向性比农村中学学生大。4.城乡中学学生都认为化学学习困难的最大原因是理论太抽象。此外,在学习困难的原因中,农村中学学生选择没有学习兴趣、实验不会做、老师讲课不懂的倾向性也比城市中学学生大。由此可以大致看出城乡中学学生化学学习动力差异之所在,教师便可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本论文第一部分为研究背景,主要论述了问题提出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主要阐述了化学学习动力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已有的具体研究和将着手调查的维度、城乡教育差异的相关研究,以及现有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第三部分是课题的调查研究及统计分析,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假设的确定,问卷的形成和具体构成,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等,主要对城乡中学生化学学习动力的各个方面异同进行对比分析。第四部分是结论与展望,除了对统计分析的结果做了总结外,也指出了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后续工作能够开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