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地处藏西北,位于世界屋脊之巅。地貌上以高原湖盆地带为主,属于极端缺水的贫困地区,干旱缺水严重制约了当地农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查明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规律。本文从青藏高原隆升这个大的地质背景入手,详细分析阿里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初步阐明本区第四系地下水资源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 阿里气候寒冷干燥,降水稀少而蒸发强烈,对地下水补给微弱。受各大山脉和西南季风影响,阿里降雨量分布极不均匀,沿西喜马拉雅山脉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00mm,且自西南向东北呈递减趋势。阿里地区第四系地层广泛分布,各种沉积物因成因类型不同而含水性有很大差别,南部含水性较北部好。南部地区发育的河流带来了砂砾岩组成的河流相沉积,增大了第四系的含水性,贮存了丰富的地下水。北部高原湖盆地带,含水层以粉砂岩和泥岩组成的湖相沉积为主,因其孔隙度低,含水性差。通过对阿里第四系地下水系统分析认为:阿里第四系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南往北依次减少,中北部大范围地区为干旱地区。最后本文概算出阿里地区各流域第四系地下水量,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