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ergillus versicolor D-1及其选择性催化的还原反应

来源 :沈阳药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yajun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催化的高效性、选择性、安全性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使其在一些化学合成领域,特别是在对映体纯的手性化合物的合成和消旋体拆分等方面,具有化学催化不可比拟的优势。生物催化的还原反应能使分子内的羰基或碳-碳双键立体选择性的还原,将潜手性底物转化为手性产物,在不对称合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二步发酵法,采用TLC分析方法,考察了11株供试真菌对左旋一叶萩碱的转化能力,发现分离株Aspergillus sp.D-1能够完全转化左旋一叶萩碱,产生一种转化产物。经制备规模转化、硅胶柱层析分离和UV、IR、MS、1H,13C-NMR等光谱学鉴定,确定转化产物为14,15-二氢一叶萩碱。从而证明了Aspergillus sp.D-1能够催化左旋一叶萩碱的不饱和内酯共轭体系中γ,δ-碳碳双键的还原反应。 利用传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分类方法对Aspergillus sp.D-1进行分类鉴定。根据其形态学特征,将Aspergillus sp.D-1归属在曲霉属巢状亚属杂色组。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作为分子标记,利用DNAMAN 5.2.2和Mega 3.0等软件对其进行同源性和进化关系分析,在种的水平上将Aspergillus sp.D-1归属为Aspergillus versicolor,并将该菌株命名为A.versicolor D-1。首次发现A.versicolor具有还原不饱和内酯共轭体系中γ,δ-碳碳双键的能力。 通过单因素实验,采用二步发酵法和HPLC分析方法,考察了初始pH、温度和底物浓度对A.versicolor D-1静息细胞还原左旋一叶萩碱的影响。结果表明,Aspergillus versicolor D-1静息细胞在初始pH值为7.0、温度为28℃、底物浓度为146.7 mg/L的条件下反应8 h,A.versicolor D-1静息细胞的活性最大,单位重量的菌丝体的最大转化量为486.7 mg/L/g(干细胞),转化率在98%以上。通过继续延长转化时间,检测发酵液中14,15-二氢一叶萩碱的浓度恒定,从而证明了A.versicolor D-1转化左旋一叶萩碱具有选择性。首次在真菌中发现这种选择性催化异型生物质不饱和内酯共轭体系中γ,δ-碳碳双键的还原反应。 采用HPLC分析方法,通过跟踪检测左旋一叶萩碱还原酶的活性,发现左旋一叶萩碱还原酶是一种存在于胞浆中的可溶性蛋白。考察左旋一叶萩碱在转化体系中存在与否对A.versicolor D-1产生左旋一叶萩碱还原酶的影响,发现左旋一叶萩碱还原酶是诱导酶,左旋一叶萩碱既是底物,又是诱导物。通过检测不同辅因子存在的条件下左旋一叶
其他文献
典型的缓振平衡器,其中间部分的橡胶层将平衡器内部和外部分开.这种结构在1988~1991年Prelude和1990~1993年Accord车上比较常见,它使平衡器的外部绕着固定在曲轴上的平衡器的内
在这个新型互联网经济时代,产业信息革命速度不断提速、多元化的社会意识不断加深,尤其伴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深入发展,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业发展潜力,因此,企业为了能够在互联网经济时代竞争中取得优势,从员工队伍建设且切入点,员工培训是提升员工综合素养、提高企业人力资本的科学路径,在企业中也备受关注。KL公司主要产品为汽车、摩托车装饰条、装饰件和金属结构件等制造产品,这些产品的使用者主
长期应用阿片可引起机体对阿片的依赖和耐受,但其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这是神经科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研究表明,下丘脑合成的神经 垂体激素催产素
本论文对新型结构的抗肿瘤药异靛甲的代谢转化进行了研究。从异靛甲体外代谢转化着手,在研究异靛甲体外代谢转化同时,建立相应的分离和分析方法,并将方法应用于异靛甲体内和体外
利用FDS进行数值模拟,选定6种工况对比分析不同窗槛墙高度和设置方式对火灾蔓延的影响。根据模拟结果得到了不同防火分隔方式下,火灾及烟气对着火层上、下层幕墙的影响以及火
充气轮胎配方设计第5讲橡胶与镀铜钢丝帘线的粘合赵平(化工部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100039)由于钢丝与橡胶的力学性能相差甚远,钢丝帘线与橡胶的粘合问题一直是影响子午线轮胎质量的主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