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是共享。它是继科学发展观之后指导我国发展的又一新发展理念,此后,学术界对共享发展的课题开始进行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事实上,共享发展理念由来已久,只是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以前,它没有一个具体的表述,如何实现共享也是党和政府一直以来奋力追求的目标。由于时代条件的局限性,在追求共享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出现了许多诸如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差距大等“不共享”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民族地区表现尤为明显。共享发展理念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保障,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因此,在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下,迫切需要以共享发展理念作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推力。总而言之,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对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所以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有着充分的依据,本文从共享发展理念形成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实践依据、历史文化依据出发,在简单阐述共享发展理念的形成过程、内涵、领域及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民族地区的共享资格,指出民族地区谈共享并不是不劳而获,民族地区人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理所当然应该享受社会发展成果。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共享发展在民族地区的落实现状,分析了民族地区共享水平与其它地区形成差距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旨在为建成质量更高、经济效益更好的全面小康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