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师范生知识结构的明晰和完善遇到了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从整体上更好的把握师范生TPACK的影响因素以及TPACK框架的作用机制,文章需要对师范生开展量性的实证研究,以期能够明晰师范生TPACK的发展机制。结构方程模型法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比较好的方法,是一种融合了因素分析法和路径分析法的多元统计技术。文章拟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师范生T PACK的影响因素关联模型,探讨师范生TPACK的诸多影响因素及其关系。首先,文章对国内外有关师范生TPACK影响因素的研究做简要梳理,通过现有文献的整理以及对大四师范生的初步现状调查得出师范生TPACK的影响因素,作为编制问卷的参考。文章深入分析了师范生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影响因素,给出了教师职业认同、教师自我效能感、TPACK诸结构因子之间的关系概念模型。其次,文章从研究方法入手,具体阐述了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流程,介绍了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与所要研究问题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为接下来运用该方法展开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文章拟参照国外已使用的TPACK自我评估量表,设计、编制适合国内教师专业化发展标准要求的师范生TPACK测量量表,并对曲阜师范大学已参加过教育实习的大四师范生进行抽样调查,对师范生的TPACK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量化分析的层面探究师范生TPACK的主要影响因素。第四,文章利用因子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法,尝试定量分析影响因素与师范生TPACK之间的因果关系,找出其中的关键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基于实证调研,文章以AMOS统计分析软件为工具,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对师范生TPACK的影响因素以及其诸多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PCK对TPA CK的贡献度最高,CK对TPACK的贡献度较低。SE、TPK、TCK对TPACK具有间接影响作用,PI对TPACK既可以有直接影响作用,也可以有间接影响作用。师范生的TPACK着实源于PCK与TK这两种知识类型,即TPACK是由PCK与TK融合而成。最后,文章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以及访谈结果,提出师范生TPACK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和建议,以期为我国职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价值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