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培训对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学习者美式英语紧元音/i/和松元音/?/感知的影响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c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言语习得模式和感知同化模式为理论基础,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习者(简称中国学习者)和美国本族语操纵者对美式紧元音/I/和松元音/I/感知进行实验分析,探索汉语元音对英语元音习得的影响。该研究由三个实验构成:紧元音/I/和松元音/I/辨认实验,紧元音/I/和松元音/I/区别实验和紧元音/I/和松元音/I/与汉语对应元音/I/区分实验。本文研究三个问题:(1)中国学习者和美国本族语操纵者对英语紧/松元音的感知差异;(2)语言培训对中国学习者感知英语紧/松元音的影响;(3)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紧/松元音的途径。   紧元音/I/和松元音/I/辨认实验表明:中国学习者对紧/松元音的感知受元音时长的影响而美国本族语操纵者则不受时长的影响;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紧元音/I/和松元音/I/区别实验则表明,中国学习者和美国本族语操纵者在区分英语紧/松元音时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元音感知是一个非范畴化的持续过程。感知实验表明英语元音辨别和区分不直接相关。紧元音/I/和松元音/I/与汉语元音/I/区分实验结果表明:在习得紧元音/I/和松元音/I/时初学者将紧/松元音同化为汉语元音/I/;随着语言经历的积累,语言学习者会逐渐降低对母语语音的依靠而靠近本族语操纵者。在中国学习者语音同化过程中,时长和频率都起重要的作用。   该实验只对所涉及元音的时长进行了调整,并未对元音的共振峰的频率进行改变,因此该实验无法探索共振峰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英语学习者感知美式英语美式紧/松元音的影响。在以后的以汉语为母语背景的英语语音感知实验中,要对共振峰频率和元音的时长同时进行改变,力求全面地探索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对美式紧/松元音的感知。该实验对我们外语教学有两点启示:在日常英语语音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介绍英语紧/松在时长方面的区别,更应该注重音质方面的本质差异;既然直接的目的语语言培训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习者在美式紧/松元音感知方面能产生积极影响,那么在英语语音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机会加强学习者对美式英语的直接接触。
其他文献
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态势发展迅速,日本也改变了以往仅注重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做法,对贸易政策做出了调整,制定了《日本FTA战略》的同时,先后与新加坡、墨西哥签订了FT
矢野龙溪(1850-1931),原名文雄,生于丰后国佐伯(今大分县佐伯市),日本明治时代的立宪政治家、自由民权家、作家、记者、曾任日本驻华公使、报知新闻社社长、大阪每日新闻社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