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由于建设项目结构和布局的不合理以及技术落后等问题使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愈发严重,并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因环境问题所导致的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生态环境的破坏会直接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还可有能阻碍银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和挤压其生存空间。因此,寻求一种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实现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银行经营新模式显得十分重要。在提倡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背景下,绿色信贷开始在我国逐渐发展开来。本文以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分析和研究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的影响。首先分析了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的损益;其次阐述了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分析认为,银行实行绿色信贷政策,可以减少其所面临的信誉风险,产生绿色声誉,从而对其经营绩效产生正面的影响。为绿色信贷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其次,本文还阐述了中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政策实施的现状,分析了其所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国绿色信贷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大多数的银行把绿色信贷当成一种负担,还处于被动接受的阶段,使得绿色信贷的政策执行力度以及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上都不尽人意。其根本原因在于银行绿色信贷实施的内在动力不足,银行对绿色信贷还没真正接受和内化。本文的实证部分主要从现实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特质和实际情况,综合参考国外的赤道原则和国内的绿色信贷相关政策,构建了一个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政策实施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检验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政策执行情况与其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我国银行的绿色信贷政策执行力度与其经营绩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且银行制定了绿色信贷综合性政策、建立了有效的绿色信贷责任机制、制定了分行业指导政策、以及积极开发绿色融资新产品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要远好于没有的情况。这个结果为银行今后积极发展绿色信贷和披露相关信息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