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酚类化合物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多巴胺为例,其作为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神经递质,它含量的多少直接跟很多疾病相关,如帕金森症。故对于多巴胺含量的检测非常有必要。传统的酚类化合物检测通常采用UV-Vis法,或者HPLC法等,这些方法通常存在检测限高,费时费力等缺点。相对于传统检测法,基于量子点的荧光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限低,操作相对简单等优点。本研究利用一种多酚氧化酶漆酶及硫化镉量子点制备成荧光传感器,以酚类化合物多巴胺为检测物进行了检测,达到了良好的检测效果,即较低的检测限和良好的回收率,实现了方便快捷检测低浓度多巴胺的目的。本研究为开发一种用于检测酚类化合物多巴胺的方法,利用多酚氧化酶漆酶及生物合成的硫化镉量子点,制备出了可检测多巴胺浓度的荧光传感器,此方法相对于传统的紫外检测法,液相检测法具有更低检测限,更省时省力,方便快捷等优点。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白腐真菌云芝,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以1mM铜离子为诱导剂,于发酵第九天获得了最大酶活1071±21 U/L。发酵粗酶液经30%-80%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及DEAE-Sepharose FF柱层析之后,纯化了31倍,且比活达到了165.5U/mg,经SDS-PAGE知得到了较纯漆酶且分子量为60kDa左右。并进一步对纯化后漆酶进行了常规的酶学性质表征,结果表明其最适pH为2,最适温度为35℃,常温偏酸性环境下酶活稳定。(2)利用白腐真菌云芝吸附重金属自组装量子点的特性,首先在Kirk培养基中培养出云芝菌丝球,并通过添加60mg硝酸镉,5mL 0.07mg/L的硫代乙酰胺,0.5 mL巯基乙酸,将Kirk培养基pH调至10,经反应24h后获得了荧光纳米材料硫化镉量子点。然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UV-Vis)和光致发光(PL)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TG),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X射线衍射(XRD)证实了纳米颗粒的表面形态,光学和热学特性,晶体性质,尺寸和形状分布,并且对生物合成量子点的合成机理进行了阐述。(3)将所获得的漆酶及量子点构建成了传感器体系,在7-100μM范围内做出了P0/P对[DA]的校准曲线,相关系数(R2)为0.9904,检测限(LOD)为7μM。并对已知浓度的多巴胺进行了回收实验,回收标准偏差在6%以内。成功构建了检测多巴胺的漆酶-量子点生物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