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身体识别中的自我优势效应主要反映了被试对自己身体识别的准确率要显著高于对他人身体识别的准确率,并且这种对自我身体识别的准确率受个体自尊的影响。在内隐自尊提出来以后,研究者们就将自尊分成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二者的关系研究是自尊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那么在自我身体识别中,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是共同作用,还是相互独立作用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仍不明确。本文拟通过两个实验研究探讨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对自我身体识别的影响。研究一探讨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自我身体识别的关系。结果发现,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是相互独立的心理结构,外显自尊对自我身体识别没有影响,内隐自尊对个体识别自己的身体部位时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个体识别他人身体时没有影响。这也说明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是相互独立的心理结构,因此在自我身体识别中的作用也不相同。既然只有内隐自尊与自我身体识别有关系,那么内隐自尊是如何影响个体自我身体识别的呢?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验证内隐自尊与自我身体识别之间的因果关系,即我们将被试按内隐自尊水平高低分成两组,通过影响个体内隐自尊水平观察不同自尊水平的个体在自我身体识别测验中的表现。研究结果表明,当个体接受自我概念威胁启动后,两组被试的内隐自尊水平会显著下降。个体内隐自尊水平下降后,在自我身体识别中表现的自我优势效应会降低。这说明个体的内隐自尊确实是自我身体识别的直接影响因素。总研究结果表明:(1)在自我身体识别中存在显著的自我优势效应,即个体在匹配自我身体时的正确率要显著高于匹配他人的身体。(2)自我身体识别中,不管是匹配自己的身体还是匹配他人的身体,男生和女生的反应正确率都不存在差异。(3)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外显自尊对自我身体识别没有影响,内隐自尊对个体识别自己的身体时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个体识别他人身体时没有影响。(4)个体自我概念受威胁后,高内隐组和低内隐组被试自尊水平均下降,在自我身体识别中表现的自我优势效应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