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型景区旅游小镇风貌规划研究——以磨西镇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遗产型景区数量较多,同时部分与遗产型景区相邻的小城镇,凭借其自身拥有较好的资源条件成为旅游休闲目的地。但是,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小城镇规划建设的蓬勃兴起,也给这类小城镇带来了不可忽略的种种问题,如遗产型景区资源被破坏、城镇失去文化内涵,镇容镇貌千篇一律。人们开始意识到这种不考虑自身的特点,不以本土文化、经济为基础,盲目照搬、抄袭,地方民俗文化艺术被压抑和埋没的现象,给遗产型景区和相邻小城镇风貌带来了严重的危机。因此,如何处理小城镇风貌的开发与保护,使得小城镇在发展的同时能够很好保护自身的特色,值得我们深思熟虑。  本论文揭示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和旅游业快速发展背景下小城镇风貌的突出问题。同时通过研究国内外小城镇风貌发展的研究动态,并结合遗产型景区、遗产型景区旅游小镇和城市风貌等概念,总结出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制定出本论文的研究框架。并通过遗产型景区旅游小镇风貌规划的理论和原则进行整理,结合国内外的实践案例,分析总结出适合遗产型景区旅游小镇风貌规划的流程和方法,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应用中,结合案例制定出磨西镇风貌规划的流程。笔者经过实地的调研,通过对磨西镇的自然及人文资源现状的分析、评价和总结,确定了磨西镇风貌规划的目标和定位,同时结合已经制定的磨西镇风貌规划流程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从磨西镇风貌格局的构建、磨西镇风貌系统的控制和磨西镇特色风貌系统的引导三个方面塑造出特有的磨西镇风貌形象。本论文通过对遗产型景区旅游小镇风貌规划的研究,针对遗产型景区旅游小镇风貌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对城镇风貌进行控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为下一步遗产型景区旅游小镇风貌规划提供了长远性、合理性的指导和建议,同时对磨西镇整形象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当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呈不断增长趋势,中心城区人口、居住、产业、公共设施过度密集,供需于求,城市中心城区面临一系列问题。早期单中心、摊大饼式地向外扩张,导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现代城市经营和现代企业发展的动力和血液,是城市要素集聚和扩散、优化资源配置最重要的手段和途径。从国内外经验看,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可以通过金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必然会遭遇各种困难,教师对课改的态度至关重要,直接决定课改能否取得成功。  一、新课改与课堂教学实际  1.教师对于新课改的看法  教师对于新课改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固执己见类。对新课改充满抵制情绪,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不愿去积极地改革教育形式,固守自己原有的观点,安于现状,对于新课改中出现的困难,不是积极地想办法解决,而是一味地埋怨。②犹豫观望类。由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