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迅猛。众多的小城镇已发展成为发挥商品集散功能和人口逐渐集中的农村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小城镇的发展使农村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小城镇规划建设在小城镇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规划是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基本依据;是促进区域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充分利用有效投入的根本前提;是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的基本保证;是确保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国外许多国家的经验说明,大力发展小城镇是缓解大城市过度膨胀的一条出路,因而不少国家采取了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政策,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国外在小城镇建设中强调三点:一是小城镇要有适度规模,二是发展便捷、高速的交通网络,三是建设有吸引力的生态环境。 国外一些专家指出:小城镇规划,在现代化条件下,已经成为政府调节城市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一些国家,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提出这样一些观点:(1)城市与乡村必须注意协调发展;(2)小城镇的规划应当在区域规划的指导下进行;(3)规划中应当十分重视交通条件和通讯技术发展的作用;(4)小城镇的规划,不宜过繁,以简明为好,但要注意突出个性;(5)小缄镇的规划,不仅是技术性的,同时也体现一种公共政策;(6)规划和建设意味着变迁,在变迁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增损;(7)规划工作的地位要进一步确立起来,才能真正起到规划引导建设的作用;(8)受欢迎的规划工作者,应当像社会学家那样熟悉社会生活,反映社会需求等。 国外这些年来,所以付出巨资,动用各种先进手段,规划未来,其原因是,他们看到规划是生产力布局优化的一种手段。规划不仅可以提高政策的连续性和贯通性,而且可以避免局部决策的局限性,因而规划也就成为提供整体效益的理想工具。 在国内,50年代初期,叶剑英同志科学地提出了墟镇建设理论,阐述 了小城镇建设与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 80年代初期,胡耀邦同志提出了要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农村的政治、经 济和文化中心,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的大问题。费 孝通先生以社会学家的责任感和洞察力,抓住小城镇发展这个问题,深入 到城乡作调查研究,提出了“小城镇,大问题”等发展小城镇建设的观点。 这些都为我国小城镇迅速发展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诀定指出:“发展小城镇, 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小城镇的发展确实是我国当前 扩大内需、深化改革,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大战略,是推动和促进我 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 我国的一些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李云才先生从农村城市化的战略高度论述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潘秀玲先 生则系统地研究我国小城镇体系及小城镇建设:水延凯先生的侧重点是从 社区角度系统地研究小城镇建设问题。 近些年,小城镇建设由复苏、振兴走向了繁荣,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 现了制约小城镇进一步发展的问题:*)规模小,布局散,无序发展,没能 形成规模效益八2)“以点论点”,镇自为战,自成体系,盲目发展:(幻 缺乏一套科学完整的建设规划;(4)生态和环境意识淡薄,缺乏小城镇应有 的环保规划与环保投入;历)规划实施不到位:仰建成区管理不到位等等。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缺乏区域规划的控制和 引导;经济的快速增长与人们心理准备不足产生矛盾;无法可依或有法难 依;规划管理的长效性和小城镇政府任期之间的矛盾;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衔接不够等。 无论是新建一个小城镇,还是对己有小城镇的改造,都必须要有一个 科学的规划。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最迫切的问题也是规划问题。小城镇规 划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小城镇经 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作者认为小城镇规划建设应该遵守以下原则:(1) 树立整体发展的全局观念,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2)规模适 度,合理进行调控,扩大发展空间;③面向未来,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作指导,做好县(市)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④要按照城市社区的标 准,发展中心城镇,形成城镇带动农村全面发展的新格局;(5)在继承传 统的基础上形成小城镇应有的特色;(6)政策指导,加强规划决策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