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2P的异构即时通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fg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2P技术作为互联网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以其非中心化、可扩展性强、负载均衡和健壮性等特点迅速成为计算机领域研究及应用的热点。当今的P2P技术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财富杂志更将P2P列为影响Internet未来的四项科技之一。在即时通讯(IM)领域,由于多家公司和组织都推出了自己富有特色的即时通讯平台,但由于商业、协议兼容性等因素造成这些平台大多不能彼此通信,这给互联网用户的交流带来了极大不便。本文所设计实现的基于P2P的异构即时通讯系统就是为了解决该问题而提出的,该系统的核心思想是在P2P网络中快速定位一个中转节点用于异构通讯双方的消息传输。本文首先对包括P2P拓扑结构、DHT路由原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异构即时通讯需求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构造了系统原型,并对该系统中的网络实体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功能设计。在系统设计的核心部分,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该系统应用需求的DHT节点命名机制,并对传统的DHT资源发现算法进行了扩展,然后基于DHT完全分布式结构化网络提出了一种高效的中转节点发现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中转服务资源在P2P网络上的发布和定位算法。随后本文就异构通信的关键流程进行了研究与设计,针对该系统应用修改了DHT网络中节点的加入和退出算法并初步确定了系统的管理和更新策略。该系统原型采用了基于XMPP开源协议的SIP-communicator和Open-Chord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用于异构通信的关键模块。由于时间和实验条件所限,在实现部分对系统进行了适当的简化。最后,通过系统关键模块和中转节点发现算法的测试,发现本系统在充分保证命中率的同时可以兼顾网络的负载均衡,进而论证了该系统在因特网上大规模部署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推荐技术能够分析用户的偏好属性、预测用户需求并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推荐技术为核心的应用系统(推荐系统)研究已成为当前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对于一个开放的
驾驶员的工作状念是决定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驾驶员工作状态不良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主要原因在于驾驶员的疲劳和精神疏忽,而脸部的姿态运动是关键性因素之一。本文的
建立和普及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建立和谐社会而实施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医疗负担重等问题而采取的切实有效的措施。
现在海洋科学蓬勃发展,海洋文献元数据的规模也随着日益扩大。海洋学科的交叉和差异性导致海洋文献元数据的异构性;所以海洋文献元数据的共享和互操作问题亟需解决。语义元数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许多具有低功率无线收发装置的传感器节点组成,能够有效地从不同环境监测收集周边环境信息并传送到远处的基站进行处理。传感器节点由电池提供能量,通常通过
随着无线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研究无线网络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具有越来越大的科学和经济价值。其中,如何提高无线网络传输控制协议的性能是无线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存储网格中数据量的高速增长对存储系统的可靠性和扩展性提出了挑战,大量数据和计算能力的分布,迫切需要在存储虚拟化中提供数据副本机制。数据副本机制可以减少数据访问延迟
视频监视系统在现代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广泛应用于国防建设、交通管制、以及一些实时性的公共安全。但是现有的大多数视频监视系统仍依赖于监视人员的现场操作和
大多数移动用户在现实生活中的移动行为都有一定规律,如果对其移动日志进行研究,将会找到这些规律,我们称之为用户移动模式。用户移动模式在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设计、移动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