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党外交是一种广义上的外交行为,它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的合法政党为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国家关系,与其他主权国家的合法政党及政党国际组织进行的联系和交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与各国共产党的国际组织——共产国际交往,但是从事真正意义上政党外交还是在建国后,以执政党的身份与外国各种类型政党的交往。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政党外交走过了一条曲折发展的历程。在不同历史时期,政党外交都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已经成为中国总体外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中,政党外交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二战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中日两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能建立正常的双边关系。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中日两国国民的积极参与下,中日关系首先从民间交往开始起步并逐渐向半官方发展。同时中国党和政府积极与日本各主要在野党开展交往,与它们在中日邦交正常化问题上达成一致,以此来推动日本执政党和政府对华政策的转变。而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准备过程中,日本在野党更是发挥了特殊的桥梁作用。正是有了两国民间交往积累的基础和中国方面与日本在野政党的共同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才得以最终实现。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政党外交仍然在两国关系中发挥着稳定和促进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日关系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在2001年4月至2006年9月小泉纯一郎担任日本首相期间,中日关系陷入了政治僵局。如何处理好与对方的关系对于中日两国来说都是一个重要问题,在探讨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途径之时,两国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应充分发挥政党外交相对于官方外交所具有的灵活性、两重性与隐蔽性等特点以及自身在国内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来促进两国关系的改善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