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治理视域下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qingshu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进一步突显,党中央将其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长期以来,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局部生态破坏问题非常突出,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西北这一生态安全屏障功能。2017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开发矿产资源问题严重、部分水电设施违法建设违规运行、周边企业偷排偷放问题突出、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不力等发出通报。通报发出后,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指示精神,立即采取了一系列行而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初步控制。本研究从多元治理的视域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的历史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然后,从政府不担当不作为、立法放水、执法不严、整改不力,企业违法成本低、存在利益交换、缺乏社会责任感,公众法律意识薄弱、参与途径不畅、参与度低等三个主体的角度对该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再次,对生态环境问题被通报后所采取的整改措施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整改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还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整体评价。最后,结合国外生态环境治理的经验与做法,对当前如何进一步扎实有效地做好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从构建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信用体系和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六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为做好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数学目标的中心环节.课堂授课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讲求高效、高水平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感
2010年10月12日-15日,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