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侧柏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组织的内生真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此外还研究了壳聚糖、木醋液、和木焦油的抑菌、抑蒸能力,并用两种修复技术对校园内空腐国槐进行了修复,得出了以下结论:(1)侧柏的年龄对内生真菌群落结构有着一定的影响。在侧柏鳞叶中,100a以下阶段侧柏内生真菌表现出高定殖率和分离率,分别为46.2%和53.2%,100~600a阶段和600a以上阶段定殖率和分离率的基本不变,均近似等于100a以下阶段的一半。(2)不同年龄阶段鳞叶内生真菌均表现出较丰富的多样性,其指数在2.4~2.7之间,但是不同年龄阶段的相似性有一定差异。各年龄阶段优势菌群基本保持不变,Dimorphospora、Epicoccum、Alternaria和Paecilomyces均为其各个年龄阶段的优势菌群,但是随着年龄变化优势菌群所占的比例会有一定变化。(3)不同年龄阶段的侧柏鳞叶内生真菌菌群结构既有相似性又有特异性。相似性表现在:Dimorphospora、附球菌属、链格孢属和拟青霉属在侧柏各年龄阶段均为其优势菌群,分离频率均在5%~23%之间;特异性表现在:部分菌属为某个年龄阶段所特有,如Annulohypoxylon、毛壳菌属、炭疽菌属、炭团菌等为100a以下年龄阶段所特有,其他年龄阶段没有分离到。(4)内生真菌的分离率和定殖率与侧柏的组织和部位之间关系密切。定殖率:枝韧皮部(37.5%)>干木质部(31.1%)鳞叶(21.8%)>干韧皮部(18.8%);分离率:枝韧皮部(41.7%)>干木质部(34.4%)>鳞叶(24.8%)>干韧皮部(18.8%)>枝木质部(4.2%)。(5)侧柏不同组织之间内生真菌菌群多样性指数存在一定差异。侧柏鳞叶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653,树干木质部次之为1.61,树枝韧皮部1.61,树干韧皮部1.3,树枝木质部最低为0.6。(6)侧柏不同组织内生真菌菌群结构的优势菌群存在较大差异。在侧柏鳞叶中共分离出18属内生真菌,其最优势菌属为Dimorphospora(15.69%)和附球菌(15.52%);在侧柏枝韧皮部中分离出7属内生真菌,其最优势菌属为附球菌(45%);在侧柏枝木质部仅分离出2属内生真菌,分别为附球菌(50%)和拟青霉(50%);在侧柏干韧皮部分离出4属内生真菌,其中最优势菌属为拟青霉(38.89%);在侧柏干木质部分离出7属内生真菌,其中最优势菌属为弯孢菌(23.59%)和Thermoascaceae(22.58%)。(7)抑菌能力比较:壳聚糖对革盖菌Coriolopsis和拟黄薄孔菌Antrodia subxantha的抑菌效果显著,在浓度达到0.28%时,抑菌率为100%;木醋液对革盖菌Coriolopsis和拟黄薄孔菌Antrodia subxantha的抑菌效果显著,在浓度达到3.6%时,抑菌率为100%;木焦油有很强的抑菌能力,而且其油性层能防止其他杂菌的侵入和生长。(8)抑蒸能力比较:木焦油截面的水分蒸发有很强的抑制能力;壳聚糖膏剂抑蒸效果要明显低于木焦油,但依旧要比无处理的对照组效果好;木焦油和壳聚糖膏剂的混合处理抑蒸效果虽然没有比单独使用木焦油效果高,但是高于单独使用壳聚糖膏剂;各处理组合对侧柏枝截面水分的保持能力从大到小以此为:A处理(木焦油)>C处理(木焦油+壳聚糖)>B处理(壳聚糖)>D空白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