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公民,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他们必须成为具有强烈爱国热情、坚定爱国信念和理性爱国行为的接班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但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受到全球化、信息化等多方面的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加困难,教育普遍存在着低效现象。因此,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本论文通过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研究,针对目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提出有实际参考价值的对策,为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从而更好地指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本论文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相关理论和现状入手,在充分分析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教育内容、教育体系、教育载体、教育机制、教育资源和教育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本论文主要研究三个核心问题。首先,分析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相关理论。对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及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等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要求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意义。其次,主要是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分析。尽管目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受市场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等多方面影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教育力度加大,教育形式更加丰富,教育环境有所改善,大学生爱国热情表达更为理性。当然在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教育载体和方法缺乏创新性,教育资源缺乏有机整合,教育机制不够健全,有待调整和改进。再次,提出了增强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对策,这是本论文的重点内容。根据目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措施。在教育内容方面,要加强中国近现代史、民族文明史、现代化建设成就和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在教育体系方面,学校要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大合力,社会要形成爱国主义教育良好氛围,家庭也要给予积极的影响,形成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的系统性。在教育载体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和大众传媒载体,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创新性。在教育机制方面,要完善保障机制,建立双向互动机制,健全反馈调节机制,确保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机制的长效性。在教育资源方面,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开发和利用各种活动资源和环境资源,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环境的渗透性。在教育方法方面,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教育方法,采用实践教育法、榜样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等有效方法,突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