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a10p、IKKα相互作用调控口腔鳞癌EMT的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jzs13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验证Naa10p、IKKα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Naa10p、IKKα与TGFβ-Smad通路、EMT因子相关性;检测Naa10p、IKKα对OSCC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阐明Naa10p、IKKα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OSCC细胞EMT调控的机制。方法从TCGA以及GEO数据库中筛选研究对象包括OSCC组织及癌旁对照组织的数据集,分析Naa10p与IKKα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OSCC与EMT之间的关系以及Naa10p、IKKα与TGFβ-Smad通路及EMT相关因子之间的相关性。通过组织免疫荧光验证OSCC与EMT的关系。采用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Naa10p、IKKα在OSCC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Naa10p、IKKα在OSCC细胞株与人口腔角质细胞株(HOK)中的表达。将Naa10p干扰质粒、IKKα干扰片段分别转染入OSCC细胞株中,在TGFβ1刺激与未刺激下利用体外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观察分别低表达Naa10p、IKKα后OSCC细胞体外迁移、侵袭能力的改变;将Naa10p干扰质粒、IKKα干扰片段分别转染入OSCC细胞株后,在TGFβ1刺激与未刺激下,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EMT相关因子的表达。通过IP及GST-pull down实验验证Naa10p、IKKα相互作用,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检测Naa10p、IKKα共定位。将Naa10p干扰质粒、IKKα干扰片段分别转染入OSCC细胞株后,在TGFβ1刺激与未刺激下,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mad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将Naa10p干扰质粒、IKKα干扰片段共同转染入OSCC细胞株后,检测OSCC细胞的迁移、侵袭以及EMT、Smad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Naa10p、IKKα对Smad3启动子区的转录调控作用。结果1.在TCGA及GEO数据库中Naa10、IKKα基因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在正常对照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均<0.05);在TCGA数据库中Naa10与IKKα、Smad2、Smad3、ZEB-1呈负相关;IKKα与TGFβ1、Smad2以及间质标志因子ZEB-1、Snail、Claudin-1、Slug呈正相关。2.OSCC组织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上皮标志因子E-cadherin以及EPCAM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而间质标志因子α-SMA以及β-catenin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aa10p、IKKα在OSCC组织中均呈现高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5),并且Naa10p、IKKα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TNM分期等密切相关(P<0.05)。4.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aa10p、IKKα在OSCC细胞株中均呈现高表达,与HOK细胞株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5)。5.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将Naa10p干扰质粒转染入OSCC细胞株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增加(P<0.05),这提示Naa10p能抑制OSCC细胞株的迁移侵袭;将IKKα干扰片段转染入OSCC细胞株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减弱(P<0.05),这提示IKKα能促进OSCC细胞株的迁移侵袭;而在TGFβ1刺激后,干扰IKKα也发现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减弱,说明IKKα可以参与TGFβ1介导的OSCC细胞的迁移侵袭。6.将Naa10p干扰质粒转染入OSCC细胞株后,在TGFβ1刺激与未刺激下检测EMT相关因子表达,结果显示,上皮细胞标志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降低,间质细胞标志蛋白Snail、Slug、Claudin-1表达水平升高(P<0.05),且在TGFβ1刺激与未刺激下结果一致;将IKKα干扰片段转染入OSCC细胞株后,在TGFβ1刺激与未刺激下检测EMT相关因子表达,在TGFβ1刺激下,上皮细胞标志蛋白E-cadherin、ZO-1表达水平升高,间质细胞标志蛋白Snail、Slug、Claudin-1表达水平降低,而在TGFβ1未刺激条件下,除了ZO-1蛋白表达增加,Claudin-1表达降低,EMT其它因子表达变化不明显(P<0.05)。7.IP及GST-pull down实验结果显示,Naa10p、IKKα可以相互作用,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Naa10p、IKKα在胞浆胞核共定位不明显,而在TGFβ1的刺激下,Naa10p与IKKα的共定位增加,表现为胞浆胞核的共定位均增加。8.将Naa10p干扰质粒转染入OSCC细胞株后,检测Smad相关因子表达,结果显示,在TGFβ1刺激下,P-Smad3表达升高(P<0.05);将IKKα干扰片段转染入OSCC细胞株后,在TGFβ1刺激下,P-Smad3表达下降(P<0.05)。9.将Naa10p干扰质粒、IKKα干扰片段共同转染入OSCC细胞株后,在TGFβ1刺激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较单独转染IKKα干扰片段组比较增高;且上皮细胞标志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较单独转染IKKα干扰片段组增高,间质细胞标志蛋白Snail、Slug、Claudin-1水平较单独转染IKKα干扰片段组下降;P-Smad3表达水平较单独转染IKKα干扰片段组升高。同时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Naa10p可以抑制IKKα对Smad3的转录调控,以上实验结果说明Naa10p可以通过抑制IKKα的表达来抑制OSCC的发生发展。结论1.Naa10p、IKKα在OSCC细胞株与组织中均呈现高表达,并且负相关,Naa10p、IKKα表达水平与OSC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分化、复发、预后密切相关;Naa10与IKKα、Smad2、Smad3、ZEB-1呈负相关;IKKα与TGFβ1、Smad2、ZEB-1、Snail、Claudin-1、Slug呈正相关。2.Naa10p能抑制OSCC细胞株迁移侵袭,IKKα能促进OSCC细胞株迁移侵袭,并且IKKα可以调控TGFβ1介导的EMT。3.Naa10p通过与IKKα相互作用,抑制IKKα对Smad3的转录激活以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从而调控OSCC的EMT。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去乙酰化酶3(SIRT3)在肺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心胸血管外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
目的:进一步证实海珠益肝胶囊对肝损伤小鼠的保肝降酶作用.方法:采用卡介苗+脂多糖(BCG+LPS)造成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观察本品对血清中ALT、AST活力单位、肝脾脏器系数和肝
高考作为高中升入大学的选拔性考试,高考试题必然体现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高考改革不断推进,新的课程标准立足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看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而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点的掌握。以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为突破口,以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为重要依托,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教师的教学策略,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对元素及化合物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在参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近3年“元素及化合物”试题在高考试卷中的题型
笔者采用自拟护肝降酶汤治疗化疗后转氨酶升高患者32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来自本院病房,32例病人均是第1次使用甲氨蝶呤化疗药,且在甲氨蝶
重新解答了斜面上自由下滑滑块的机械能守恒问题,得出了在地面上和相对于地面做匀速运动的小车上观察,自由下滑滑块的机械能都守恒的新结论.
近年来,小额贷款行业的公司普遍存在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贷款回收难的问题,行业经营风险日益严峻。万意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于惠州本地,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客户信用风险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