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吉林省开始推行政府雇员制,随之很快,政府雇员制就在我国蔓延开来。与此同时,我国学术理论界也对此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至今为止,政府雇员制在我国试行仅有7年的时间,但是作为我国的新兴事物,政府雇员制却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越来越成为政府用人的一种重要方式。虽然政府雇员制在国外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项尚处于探索和试行阶段的政府用人机制,政府雇员制在推行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遭遇了很多阻碍。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政府雇员制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对政府雇员的概念、试用范围和管理制度上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而且对政府雇员制在各地的实施效果褒贬不一,存在很大争议。因此,本文在现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我国政府雇员制的实践出发,总结我国政府雇员制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借鉴西方国家实行政府雇员制的经验,提出我国完善政府雇员制的对策,以实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明确了政府雇员制的源起、概念、特点、试用范围,并比较分析了政府雇员与公务员、政府雇员制与公务员制度的区别。第三、第四章则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推行政府雇员制的原因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目前我国政府雇员制在吉林、珠海和深圳实施的三种典型模式,并指出了我国政府在推行政府雇员制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理论研究欠深入、法律法规不健全、雇员制体系不完善、“鲶鱼效应”发挥不够、与公务员制度的关系难以协调等。最后在借鉴西方国家及香港地区推行政府雇员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政府雇员制的政策,包括加强理论研究、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雇员的管理,以及政府雇员制的发展设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