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microRNA-21(miRNA-21,miR-21)表达水平与心导管检查术所测得的临床上常用的肺动脉压力及肺血管阻力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探讨miRNA-21与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之间的关系及彼此的相关性,明确miRNA-21在PAH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为今后PAH的诊断工作指引一个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03月期间于广西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所有行心导管检查,并经导管完整行多点测量压力及抽血行血气分析者61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41例。参照ESC于2015年公布的最新的肺动脉高压诊断指南:患者静息状态,心导管检查术测定的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25 mmHg进行分组,分为肺动脉压力PAP增高组17例(A组)和肺动脉压力PAP正常组44例(B组)。入院后第二天早晨,留取入组患者肘静脉血液5ml送至广西区人民医院科研实验中心运用Trizol法提取总RNA,反转录得到cD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再根据2-△△CT法计算出miRNA-21的相对表达量。收取患者住院期间所有临床基线资料。运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分析miRNA-21在肺动脉高压病变的筛查、严重程度的诊断、预后评价以及治疗后随访的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A、B两组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分别为(41.24±13.06)mmHg、(19.90±2.41)mmHg,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肺血管阻力PVR分别为(4.97±0.91)Wood、(3.40±0.54)Wood,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分别为(7.74±1.18)、(5.28±1.0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肺体循环血流量比值Qp/Qs分别为(1.58±0.42)、(1.31±0.2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A、B两组miRNA-2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26±1.06)、(3.69±0.8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A、B两组患者miRNA-21的表达量与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0.631(P<0.05),且呈线性相关(F=38.947,P<0.05);miRNA-21的表达量与肺血管阻力PVR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0.522(P<0.05),且呈线性相关(F=22.123,P<0.05);miRNA-21表达水平与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之间呈中等程度相关(r=0.503,P<0.05),且呈线性相关(F=20.020,P<0.05);miRNA-21表达水平与肺体循环血流量比值Qp/Qs之间呈无明显相关性(P=0.165)。结论:肺动脉高压患者miRNA-2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iRNA-21可作为肺动脉高压病变评估及预后评价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