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主导产业的选择——理论、方法及实证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se_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产业规划过程中,主导产业由于其强烈的扩散效应,即在本部门持续较快的增长的同时,创造出的新的技术和发展空间的新需求并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引起产业决策部门和理论界的关注。自日本经济学家筱原提出的生产率上升率基准和收入弹性基准,开主导产业量化选择研究之先河,各国学者纷纷对选择基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日本经济决策部门在实践中参照相关理论,成功地选择汽车、家电等行业为主导产业促成了本国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奇迹,更促使一些国家竞相仿效,将主导产业置于产业政策规划的重要地位。20世纪80年代国内有学者开始对主导产业量化选择问题的研究,创造性的提出了一些选择基准或是主导产业量化选择的指标体系,也有许多地区采用重点倾斜发展主导产业的政策来促进并带动整体经济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上国内推行主导产业优先发展战略的主体表现出从国家到省甚至是城市的变化趋势的同时,实践部门在理论指导上通常是将国家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直接移植到区域经济领域中,忽略了这种选择基准的假设条件和区域经济的独有特征。 为此,本文着重以区域主导产业为研究对象,指出了以下区域经济独有特征:1)区域产业结构相对于国家经济体系更具有开放性;2)区域经济不具备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3)区域主导产业是针对特定区域,强调专门化生产的功能;4)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具有二重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既考虑到所选择产业应该反应主导产业的本质特征,又将产业的发展潜力与竞争力,及区域经济背景要求纳入指标考察范围。其中在考察产业的扩散效应时,为准确判断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笔者对标准投入产出表进行了适当改造。全文确立了从基础条件分析、工业化进程判断、到主导产业综合评价为主线的完整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式,并对江西的主导产业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1、主导产业及相关概念述评,介绍了主导产业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简介,并将主导产业的概念与支柱产业等类似概念,特别是在将主导产业的特征在国家层面与区域层面进行了区分,以作为下一章区域主导产业指标体系的构建的基础。 2、江西省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本章首先分析江西资源、基础设施、现有产业水平、结构,从而明确了江西主导产业选择的约束条件,并对江西的工业化进程进行了判断以作为主导产业选择的基本框架,在此基准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对各产业进行综合评价,并综合两种方法的结果选择出食品工业、医药制造业、石油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汽车制造业为江西未来若干年内主导产业,最后对所选择的主导产业进行了进一步的定性分析。 3、主导产业发展选择与发展中的建议。本章提出了如下建议:应当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主导产业进行动态调整、应关注主导产业的关联产业发展、选择主导产业时应注重发挥区域优势,避免产业趋同,同时对主导产业发展中政府的功能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4、结语。对全文的研究方法、结论及研究不够深入之处作了小结。
其他文献
学位
基于区域经济合作的人力资源整合,不仅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及人力资源整体效能,而且能够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是落实以人为本,全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前提。目前,世界性的劳资冲突趋于缓和,但劳资力量对比仍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我国正在向全面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