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是指通过非公开募集资金即私募的形式对非上市企业进行的股权类权益性投资,在实施交易的过程中同时考虑了未来的退出方式与机制,即通过上市、兼并收购或者管理层回购等的方式出售所持有的股份而进行获利。20世纪90年代国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开始进入我国市场,至今已经发展了 20余年,形成了一种创新的金融市场,股权投资的梯队初步形成,为包括创业、成长、并购、重组至最终的破产重整等各个时期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偏好于拥有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特征的高新技术企业,因此私募股权投资较多存在于创业板市场,这与创业板上市公司普遍具有高成长性的特征相匹配,基于此,研究私募股权投资于创业板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很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由于创业板2009年成立,目前国内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对创业板公司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还不多,也有部分现有文献对这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是多数现有文献对于私募股权变量的设定仅采用是否拥有私募股权投资这一虚拟变量,对于私募股权的多方面分类并且研究其影响程度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对私募股权是通过哪些方面影响到被投公司的经营业绩或者资本市场股价表现的仍然缺乏较为严谨的经验证据,而且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因此本文将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分析私募股权投资对创业板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方法注重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规范性定性研究、实证性定量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在现有理论基础上深入研究实际问题,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来分析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第一层次,以128个创业板公司为样本,通过128个观测值的横截面数据回归模型得出私募股权投资对创业板公司的经营业绩的总体定性影响。第二层次,以拥有私募股权投资的89个创业板公司为研究对象,搜集整理2011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三季度的面板数据,研究私募股权的知名度高低、不同资金性质、私募机构数量对于创业板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然后进行第三层次的研究,将私募股权资金按照知名度高低、性质不同两个方面进行细分,具体分析战略型私募资金持股比例、资本型私募资金持股比例对创业板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以及具体分析高知名度和低知名度的私募股权机构的持股比例是否会对创业板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同影响,以得出私募股权投资对创业板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方面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私募股权投资的存在的确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了正面影响,私募机构数量与公司净利润率正相关,且其知名度高低、不同资金性质会对创业板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不论私募机构的知名度高还是、不论私募股权资金的性质是战略型还是资本型,其对创业板公司持股比例的增加与创业板公司的经营业绩的提升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