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教育究竟在何时诞生,实难知晓,我们对文化的发展与教育的关系的认识,可以认为美术教育与文化的起源基本同步。如若没有教育,则无今日之文明,则无今日之美术。美术教育中师承模式是千百年中国绘画艺术得以继承和发扬的重要方式。这种美术教育模式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画家,它在教育中丰富的内容和特殊的形式都体现了这种模式在一定历史阶段存在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以现代生理学、心理学当中的理论来观照师徒传承美术教育的模式,这在美术教育模式的探究中有着独特的、不可取代的意义。尤其在呼声素质教育响亮的今天,师承美术教育模式对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模式的学校美术教育具有极大的现实和启迪意义。本文以师承型美术教育中的中国画教育为重点,论述师承模式的发展及其对美术教育的影响,站在历史的高度对这种师承型美术教育模式重新认识,从而对当代的学校美术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深思。引言部分从美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角度,阐明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目的,并介绍研究的背景与状况。第一部分通过对历史的追溯概括出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清这几个历史阶段绘画艺术的特点及其传承关系,从而尝试着把握师徒传承美术教育模式的发展的脉胳。论文的第二部分,笔者就师承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论述。“传移摹写”是中国画教学的重要形式与手段,分析此种教学形式手段对教育产生的影响,当中将提及到现代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临摹教学。同时画论作为美术教学的理论导向,它是古代师承型美术教育的理论课内容,并且讲到现代学校美术教育中的画论教学。在这一部分最后还会对古代画院中的师承型美术教育,并且解释由于艺术创作的因革,出现了艺随世移的现象,并影响到师承型美术教育的内容和发展。师承型美术教育模式贯穿了私学乃至官学的整个过程,在中国的绘画发展史上,其作用是相当重大的。第三部分重在以现代心理学、教育学及生理学等学科理论为依据,论证美术教育中师承模式的合理性与优越性。从而提升了师承模式的独特价值,突出此种模式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启迪意义。论文的最后部分,作者就师承模式在实践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和现实合理性进行客观评价。总之,现如今,我国的美术教育方式方法受到外来各种教育模式的挑战与考验,如何学习、继承、发展师承模式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对于这种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与感知是有必要的。笔者期待对于美术教育中师承模式的研究学习会不断地更新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