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披露质量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一直是资本市场研究的重要领域。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投资者与经营者、不同投资者之间,这种现象会导致上市公司股票在资本市场上的流动性较弱,并且会加大投资者对其未来收益预期的不确定性,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作为一种良好的传导机制使得这一问题得以有效缓解,从而对股权融资成本的降低产生积极作用。这一结论得到了大部分国内外学者理论分析的认可和实证检验支持;然而,也有小部分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并且上述研究均是针对于一般上市公司来展开的,目前还没有针对特殊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分行业的实证研究。如果以我国证券市场和农业行业的特殊国情为背景,针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研究,这种影响是否会有所差异呢?本文将以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信息披露质量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和统计分析的方法,首先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了解目前学者们对于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之间关系的看法,进行总结并寻找研究的突破口,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融资优序理论等为基础进行分析,构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农业上市公司第t期年报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其第t+1期股权融资成本越低”、“农业上市公司第t期的年报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其第t+2期股权融资成本越低”两个假设。在实证分析之前,本文先对农业上市公司总体的信息披露现状及融资状况进行了介绍,然后以深交所2011~2013年的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信息披露质量为解释变量,股权融资成本为被解释变量,同时设置公司规模、财务杠杆、盈利能力和账面市值比四个控制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来验证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其中解释变量选用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的信息披露考核结果来进行度量,而被解释变量则是选择面向未来视角的PEG比率法来计算,同时使用CAPM方法来估算股权融资成本并带入模型对其研究结果进行检验。两种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均显示两者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即农业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其下一期的股权融资成本越低,但是农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其后第二期的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效果不显著。本文在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并对如何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以及完善上市公司分行业信息披露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