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MS320C6416上的H.264视频编码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n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频压缩标准是视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内国际技术交流的基础。MPEG-1标准的制定导致了VCD的发展,MPEG-2标准是DVD和数字电视及HDTV发展的前提,MPEG-4标准引发了大量的基于因特网的视频应用,H.261和H.263标准等在视频会议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H.264编码标准作为MPEG-4 14496-2的补充,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挖掘现有编码技术的潜力,实现高画质、低比特率的编码效果。H.264可以达到很高的编码效率,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但是,由于H.264编码标准引入了大量复杂度较高的时间和空间编码算法,因此深入研究H.264,设计和优化编码算法,实现实时编码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一个基于TI TMS320C6416 DSP实现H.264实时视频压缩编码系统的项目开发工作,研究如何对H.264算法进行优化,以达到实时编码的要求。首先研究H.264/AVC的编码系统,分析H.264采用的主要编码算法,对其中复杂度较高的模式选择算法进行改进,然后对已有的实现H.264编码算法的代码进行比较和分析,选择适合移植到C6416的代码,然后就是对算法进行优化,优化是要基于C6416 DSP的,利用C6416强大的处理能力,分别从C代码级和线性汇编级进行展开,在C代码级别上,定义好数据结构,主要采用内联函数,数据打包,软件流水等技术进行优化,在线性汇编级别上,运用C6416特有的强大指令系统对算法进行优化。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充分利用芯片的硬件流水技术,使得更多的指令能够并行执行。 对优化后的编码器O-T264和JM编码器进行详细的编码性能的比较和分析,实验数据证明,O-T264比JM编码器的处理速度提高了一百多倍。优化后的编码器编码一帧QCIF图像平均所用的时间为16.6ms,即每秒可编码六十几帧,这大大超过了实时编码的要求,对CIF文件,细节较少的图像编码一帧所需时间为55.9ms,即每秒可编码十八帧,在并未显著降低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编码器的效率。
其他文献
直葶石豆兰(Bulbophyllum suavissimum Rolfe)是一味贵州民间草药,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凉血活血;治高热惊风,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关节肿痛,痈肿,咽痛,跌打损伤等功用。常混作或作为石
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已经成为业界公认的网络演进目标,由于运营商的推广,目前正由核心层向终端扩展。随着NGN的演进,业务、呼叫控制和承载互相分离,业务将向
首先我想问时间有形状吗?进而我想问时间有意义吗?我认为时间概念仅仅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其他生命体与非生命体都没有时间概念。换句话说,时间对于人类之外的世界是不存在的。此时一定会有人质疑,因为其他生命体也有其生命的时间,非生命体也有其存在的限度,一切都不是永恒的。但是大家不要混淆了概念,对其他生命体而言,他们有的只是生死而非时间,非生命体有的只是成坏也非时间。因此我认为时间概念对于人类来说只是更加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人脸自动识别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分析人脸图像特征以实现人的身份验证的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极富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之一。由于它在法庭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