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金融自由化逐步加速并变为无法阻挡的趋势,面对全球金融的挑战,在金融开放的环境下,通过开展综合经营是否可以帮助我国商业银行提高经营绩效以应对国际竞争,是一个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首先,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有关综合经营和银行效率的内涵进行明确,整理归纳了目前最为主要的经营效率分析方式;分析了全球代表发达国家综合经营的主要模式和架构,从优势和劣势方面简要阐明了各类型组织模式的特点,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为中国商业银行在现有历史沿革上开展综合经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其次,本文阐释了所选用的非参数化 DEA模型原理,即在传统 DEA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环境要素进行筛除,以获得更为精确的综合经营效率值。最后,在实证过程中,选取了各银行财务报表中的其他盈利资产、非息负债和表外项目作为投入变量,其他经营收入作为产出变量,并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际汇率变动率、实际利率以及贷存利率差额作为环境变量,通过分析中国、美国和德国排名靠前的105家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实际效率测算值,得到了以下的研究结论: 第一,中国银行近年的综合经营效率有所改善,且在规模扩张方面的绩效表现突出,可进一步从事综合经营,但应加强研发投入,着重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第二,相比而言,美国银行综合经营的各项效率指标均处于三国领先水平,因而本文认为中国应借鉴采用美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进行综合经营的开展,但须吸取美国经济危机的经验与教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第三,国有银行、全国性商业银行以及上市银行综合经营的规模扩张绩效更高,非国有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以及非上市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技术优势更为明显,不同种类的银行应各有侧重地开展综合经营,并注重对于薄弱环节的克服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