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民族地区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社会管理创新——以连南瑶族自治县为例

来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516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类的共同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建适合民族地区区情、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民族地区资源配置相协调,有效提升民族地区居民幸福感的社会管理创新,这是在缩小贫富差距、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实现民族地区居民幸福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议题。  本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写作背景、国内外有关主观幸福感、社会管理和民族问题的研究动态、论文的研究内容与采取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在分析主观幸福感的概念、要素、内容以及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特征、内容等问题基础上,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必须有最健全的社会管理,进而构建主观幸福感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章以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为案例,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民族地区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第四章从三个方面提出提升连南瑶族自治县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社会管理创新路径;最后,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本文的研究不足,并展望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在以如何基于提升民族地区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而进行社会管理创新为整体框架体系下,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连南瑶族自治县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水平很低。2、连南瑶族自治县居民主观幸福感水平在个人发展、生活质量、身心健康、社会环境、社会公平、政府服务、生态环境七个维度存在差异。3、个人收入、职业状况、教育程度、家庭结构、居住地等人口特征因素会对连南县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4、个人发展状况、生活质量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社会环境状况、社会公平状况、政府服务状况、生态环境状况对连南瑶族自治县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均具有一定的影响。5、社会管理滞后是制约连南县居民主观幸福感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于此,提出提升连南瑶族自治县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社会管理创新路径:(1)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建立健全民生型社会管理体制;(2)以群众工作为载体,完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3)以创新方式为重点,建立区域性社会管理新模式。
其他文献
2004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新党发[2004]2号),对今后若干年新疆的双语教学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文
学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四十一团建立于1950年初。它在新疆喀什市区附近担任着开发祖国边疆,保卫祖国安全的重要政治、军事任务。在这种特殊的体制下的人们均是来自祖国各地,他
学位
本文首先介绍了BIM技术的内涵,然后对其的特点、应用范围以及在建筑施工中所现存问题进行分析。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BIM technology, and t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群众对社会服务需求逐渐增加并呈现动态、复杂发展态势。延边作为中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由城镇化、少子化、老龄化引发的强势社会变迁对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