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化合物的构建以及磷酰化天然产物的相关性质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6031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磷芳香化合物在光电、阻燃材料以及药物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传统制备这一类化合物的方法,通常采用二芳基膦酰氯与芳香化合物的锂试剂或者格式试剂进行反应。此方法不仅对反应条件要求苛刻,而且对于芳环上的官能团也有很多局限。因此,本文发展了一种镍催化卤代芳烃与P(O)H键还原偶联制备三芳基氧膦的新方法。该方法简单、高效、绿色环保(溶剂为水),并且通用性好,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即可实现高产率的制备。采用价廉易得的金属镍盐、锌粉作为催化体系,在22’-联吡啶(bpy)的配位作用下催化效果最佳。通过对多种卤代芳烃与二苯基氧膦的还原偶联反应进行考察,制备了一系列三芳基氧膦化合物;采用手性膦试剂,也首次得到了一系列构型保持的光学纯手性芳基膦酸酯。对于反应机理也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反应机理推断。   磷是生命的中心元素,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直接或间接有磷的参与。它不仅在生命代谢和遗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抗癌药物的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磷化学的角度出发,对具有抗癌活性的天然产物姜黄素进行结构上的含磷修饰,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此类化合物的溶解性和透膜性,是一种很好的药物改造方法。   天然产物姜黄素进行含磷修饰后,其荧光性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荧光的变化,我们发现磷酰化姜黄素可以与血浆中的某些蛋白发生弱相互作用,并且具有荧光强度高、检测灵敏等特点。因此,磷酰化姜黄素可以作为一种既具有荧光也具有抗癌活性的小分子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从而促进癌症的诊断与防治。ESI—MS研究也表明,磷酰化姜黄素与氨基酸、肽和糖之间通过磷酰基产生了弱相互作用。
其他文献
在课题组以前研究工作基础上,本研究利用环境被动采样介质监测大气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结合“脉冲大体积进样-气相色谱/电子捕获负化学离子化一四级杆质谱(pLNI-GC/ECN
本文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谱仪(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以及凝胶渗透色谱仪(GPC)等表征手段,对六种不同的溶聚丁苯橡胶SL563、3830、4850、HP350、HP355和
现代社会,全球范围内的环境和能源问题非常严峻,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水体中微生物污染对人类的生存一直存在着威胁,很多种类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会导致人体严重感染甚至死亡。因此需要迫切开发高效、低成本的灭菌技术来解决人类面临的微生物污染问题。1985年,Tadashi Matsunaga等科学家首次报道了TiO_2具有杀菌能力,自此,光催化杀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光催化材料在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