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互联网教育创新模式的快速崛起与发展,汉语国际教育愈加呈现出低龄化及在线化趋势。在面向儿童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特别是在线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其中注音方式就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汉字有别于拼音文字,传统上,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几乎全部采用拼音注音。该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成人教学,而关于拼音注音对儿童汉语二语学习会产生何种影响,却并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然而,大量的教学实践反馈表明,对拼音进行注音严重影响了儿童汉语二语学习,引发了诸多教学问题。例如,在线少儿汉语国际教育平台Lingo Bus一对一线上教学实践发现,注音方式对二语儿童的汉语学习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生只关注拼音,忽略了汉字字形本身;学生会使用母语(如英语)规则拼读拼音,导致将汉语发音与其母语发音混淆。注音方式对儿童汉语二语学习的影响存在于多个方面,本文侧重研究注音方式对儿童汉字解码和语言理解能力发展的影响,并通过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本文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1)简单阅读理论(SVR:The Simple View of Reading)认为影响阅读能力发展的主要构成因素是解码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两者相互影响与促进,任何一方面的发展失衡,都可能会导致阅读不成功;(2)伍新春等人针对国内小学生的研究认为,注音方式在不同课堂条件下,对学生的汉字识别、阅读获得和学习动机有显著影响;(3)Chung对香港学生的研究认为,拼音出现的位置顺序和呈现的时间对二语儿童学习汉语有影响。拼音线索会占据学生的认知资源,导致加工汉字的认知资源不足;(4)针对留学生的研究也认为拼音注音会干扰学生的汉字学习。其次,结合上述相关理论,本文选择Lingo Bus注音方式教学改革实践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Lingo Bus教学改革的内容是提供全无注音和全文注音两种课堂及教材,由学生自愿选择一种学习。本研究根据SVR理论,从拼音注音对汉字解码和语言理解两个方面影响的维度,设计了测试实验来验证此次教学改革的合理性。实验设计了看图选字、看字选图、单词测验和口语测试四个环节,对在线平台上使用全文注音和全无注音两种不同教材的两组汉语二语儿童学习者进行一对一测试,并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来考察在有教师支持的在线课堂中,全文注音和全无注音方式对汉语二语儿童汉语学习的影响。最后,结合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对结果进行t验证,发现在有教师支持的线上教学课堂中,全无注音组的汉字解码表现好于全文注音组,而在汉语言理解表现上则略逊于全文注音组。总体看来,全无注音组的汉语学习表现略优于全文注音组。综上,本文认为,通过全无注音方式,二语儿童只能依赖于字形线索,排除了拼音的干扰,可以将更多认知资源用于汉字解码,而全文注音方式,则可以借助拼音注音提供的丰富的语音信息,进行语音储存、记忆和激活。总体来看,由于儿童处于语音敏感期,课堂上教师的语音支持可以为儿童提供足够的语音信息,亦可以帮助儿童储存和激活语音,因此,本文认为采取全无注音的方式,二语儿童可以将更多认知资源用于加工汉字,更有利于汉语的长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