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富营养化水体造成藻类大量繁殖,使给水生产面临诸多难题,净水厂水源水除藻技术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以水华鱼腥藻和斜生栅藻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藻类对混凝过程的影响,并以二氧化氯和高锰酸钾作为氧化除藻剂,对其除藻效果、除藻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其经济性能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藻类对混凝过程的影响与藻的种类、生长阶段及藻浓度有关。藻类在低浓度时,对混凝过程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除藻率可以达到86%;在高浓度时(大于106~107个/L),对混凝过程有不同程度的干扰,除藻率仅为65%,仅靠提高混凝剂用量强化混凝难以取得理想的除藻效果。
试验中发现,对于高含藻水,采用高锰酸钾和二氧化氯氧化能达到较高的除藻率。在含藻水浓度为108个/L,浊度为12NTU左右,PAC投加量为15mg/L的试验条件下,高锰酸钾和二氧化氯投加量分别为在1.5mg/L和3.5mg/L时,其除藻率分别达到85%和90%。
试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的除藻作用时间远远少于高锰酸钾,在本试验条件下,高锰酸钾和二氧化氯的氧化接触时间分别为1.0~1.5h和10min时比较合理。
pH值是影响二氧化氯和高锰酸钾氧化除藻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二氧化氯和高锰酸钾氧化除藻率均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小,但是高锰酸钾受pH值的影响相对较小。
本文还进行了对不同种藻类去除效果比较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氧化剂在除藻率的比较上均是蓝藻>绿藻>硅藻。在本试验条件下,高锰酸钾对蓝藻、绿藻和硅藻的最大去除率分别是90%、86%和70%;二氧化氯对蓝藻、绿藻和硅藻的最大去除率分别是97%、90%和74%。
通过经济比较,二氧化氯的除藻成本高于高锰酸钾。在本试验条件下,采用二氧化氯氧化除藻的制水成本为0.029~0.043元/吨水,采用高锰酸钾氧化除藻的制水成本为0.005~0.009元/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