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的总体情况不甚理想:有的民营企业买壳上市后不能使原来的壳公司摆脱困境、改善经营、实现盈利;有的还使原来的壳公司雪上加霜,经营更加惨淡;甚至有的买壳者自身也陷入困境难以自拔。本人试图在进行理论分析和具体案例总结的基础上,对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的失败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并购重组和买壳上市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和总结,基于效率理论、驱动理论来解释买壳上市的动因,同时认为买壳上市能够很好地利用壳资源,可实现掠夺性接管,达到价值转移和再分配。最后,也分析和总结了并购重组及买壳上市失败的理论,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针对买壳上市的失败研究还可更深入、更具体。
其次回顾了我国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的整体态势,对其发展历程进行了具体概述,同时也根据各类买壳上市的具体情况,总结出我国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的基本动因和一般的操作模式。
在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三、四章),本文以“理论和实务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对照”的模式,首先简要阐释了我国企业并购重组失败的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凭借事例和数据.总结出我国民营企业买壳上市失败的具体原因。最后重点介绍了民营企业方达集团买壳S*ST源药的详细情况,从买壳者实力、选壳、洗壳、注资、股改等环节进行具体分析,运用上述的相关理论分析其买壳失败的原因。
基于上述的分析与评价,本文建议民营企业买壳上市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选择合适的壳公司,同时在处置旧资产和注入新资产中,要有充分的论证和调研,保证注入优良资产,促使上市公司的经营能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同时,建议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强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完善,真正实行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要加强对买壳上市工作的监管力度,加强对购买者实力的审查,实行持续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