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芳醚酮的合成与改性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Kil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以对二溴苯和苯酚为原料合成高纯度1,4-二苯氧基苯(DPB),以1.2-二氯乙烷(DCE)为溶剂,无水三氯化铝/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复合催化溶剂体系,与对苯二甲酰氯(TPC)或间苯二甲酰氯(IPC)进行溶液低温缩聚,得到一类聚芳醚醚酮酮(PEEKK)聚合物。用FT-IR,1H-NMR,DSC,TGA,WAXD等分析技术对聚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聚合物有较好的结晶性和良好的热稳定性。 2.在无水三氯化铝(AICl3)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存在下,以1,4-二苯氧基苯(DPB)、4,4’-二(2,6-二甲基苯氧基)二苯砜(o-M2DPODPS)和对苯二甲酰氯(TPC)为单体,于1,2-二氯乙烷(DCE)中进行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共聚物.用IR,DSC,WAXD,TGA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表征和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o-M2DPODPS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大幅提高,熔融温度(Tm)和结晶度则逐渐减小,具有很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良的溶解性能。 3.以1,4-二苯氧基苯(DPB)、4,4’-二(2,6-二甲基苯氧基)二苯酮(o-M2DPOBP)和对苯二甲酰氯(TPC)为单体,在无水三氯化铝(AICl3)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存在下,于1,2-二氯乙烷(DCE)中进行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共聚物。用IR,DSC,WAXD,TGA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表征和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o-M2DPOBP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大幅提高,熔融温度(Tm)和结晶度则逐渐减小,溶解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4.本文以对二溴苯和2,6-甲基苯酚为原料合成高纯度1,4-二(2,6-甲基苯氧基)苯(M2DPB),以1.2-二氯乙烷(DCE)为溶剂,无水三氯化铝/N、N-二甲基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甲酞胺(DMF)为复合催化溶剂体系,与间苯二甲酞氯(IPc)对苯二甲酞氯(TPc)进行溶液低温缩聚,制得一种主链芳环上含甲基取代聚芳醚醚酮酮(MZPEEKK)聚合物,用FT-IR,DSC,TGA,v认气XD等分析技术对聚合物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rg)较聚芳醚醚酮酮(P EEKK)大幅提高,无熔融温度(乃n),同时发现对位有结晶度且溶解性差,而间位不结晶,能溶解在普通溶剂中。5.以对二澳苯、苯酚、氢氧化钠、二甲基二氯硅烷等原料合成出了一种新型有机硅单体4,4’一二苯氧基二苯基二甲基硅烷,试图通过共聚的方法在分子链中引入Si一C结构,以赋予高分子柔顺性,同时保持共聚物耐高温等特性。以六甲基磷酞胺(HMPA)为溶剂、铜粉作催化剂、稍过量的对二澳苯和酚钠盐或酚钾盐在1852 10℃下反应制得4一澳二苯醚(工),收率55%;由I制备格氏试剂,与二甲基二氯硅烷反应制得4,4’一二苯氧基二苯基二甲基硅烷(11),m.p.:68一69℃,以二甲基二氯硅烷计产率达85%.用IR、’HNMR等分析方法对工和11进行了表征.
其他文献
移动机器人是当今世界上许多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的研究热点。运动过程中精确的自主定位是实现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的关键技术。基于全球定位系统和航位推算的传统定位方法具有
双关是广告语中常用的修辞之一。它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本文比较了中英文广告中双关的不同特点,并分析了翻译的基本技巧。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血管生成及VEGF、PD-ECGF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例PTC,10例甲状腺腺瘤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的MVD值和VEGF、PD-
恰当的税收筹划能够帮助企业有效防范纳税风险,降低企业的整体赋税,亦能够实现企业整体财务的收益。面对当前我国税制改革的大背景,各个企业更需要进行税收筹划,以此适当增加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为增强竞争力,就必须对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和企业结构进行调整,资产重组就成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特别是1998年中国
出入境边防检查,是国家通过设在对外开放口岸的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依法对出入境人员、交通运输工具及其携带、载运的行李物品、货物等实施检查、监督的一种行政管理活动。它
水文资料的整编工作在水文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水文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水文资料可以为水利工程、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汛抗旱工作提供重要的指导。因此,做好水文资料
本文全面介绍了兖矿集团东滩矿电厂1#、2#机组的DEH改造方案,针对近期DEH所出现的故障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
本文来源于探索和总结提升市县级供电企业在提供服务上面临的首要而根本性的基本服务能力:提供给客户不间断电源的能力。随着经济民生的发展,现代社会对电力需求越来越大,对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