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基因遗传变异和膀胱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在中国,膀胱癌的发病率位居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首位。膀胱癌具有高度遗传不稳定性以及高复发性,临床上常表现化疗耐药,治疗效果不佳。虽然膀胱癌死亡率较低,生存期较长,但是复发引起的多次手术,甚至全膀胱切除,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为了降低膀胱癌的发病率、提高其治愈率,人们有必要深入研究膀胱癌的发病机制,探讨其复发及耐药的机理。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所有基因遗传变异形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可引起基因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导致个体间生物学性状差异的遗传学基础。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核苷酸的RNA,从表观遗传学水平、转录水平以及转录后水平实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近年来研究表明,HOTAIR在多个肿瘤中表达异常,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其中,HOTAIR与膀胱癌的转移侵袭等恶性进程相关,与膀胱癌的进展和及预后关系密切。然而,HOTAIR基因遗传变异是否通过影响HOTAIR表达水平,进而参与了膀胱癌的发生以及转移和复发,此类研究目前尚不多。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病例对照研究的研究方法,进一步研究HOTAIR基因的遗传变异与罹患膀胱癌的危险性之间关联性。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采用了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一共纳入1050例膀胱癌患者(均为中国汉族人群)作为病例组,以及与病例组性别、年龄频数匹配的1407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TaqMan MGB探针对HOTAIR基因上三个SNPs进行基因分型(即rs874945 G>A;rs7958904 G>C;rs4759314A>G),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基因型与罹患膀胱癌的危险性之间的关联性。  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携带rs874945 AG/AA基因型的个体罹患膀胱癌的危险性是携带GG基因型个体的1.23倍(OR=1.23,95% CI=1.04-1.46,P=0.014)。分层分析发现,年龄大于60岁的(OR=1.35,95% CI=1.10-1.65)和不吸烟的(OR=1.30,95% CI=1.04-1.62)的亚组人群风险更高。  研究结论:  1、HOTAIR基因遗传变异与中国汉族人群的膀胱癌易感性显著相关;  2、HOTAIR rs874945增加了高年龄人群以及不吸烟人群对膀胱癌的易感性,提示rs874945有可能作为膀胱癌易感性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