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生组成的共同双边活动,教学的过程被视为由师生之间互相交往活动构成。课程改革越来越注重师生关系的构建。目前研究中,对于课堂师生交往研究较为笼统化,缺乏系统的论述,一线教师对此缺乏一定的认识,尤其针对于物理学科特点来说较为匮乏。课堂中存在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正确认识,导致课堂质量停滞不前。教师需要认识不同的交往行为,如何恰当地与学生交往,以及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了解高中物理教师课堂交往行为及特点,本论文选取湖南省十一所高中物理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取调查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得到结论和特点有:(1)教师的交往行为理论与实践脱节;(2)教师了解学生程度不足;(3)教师运用交往方式较多,但理论知识较少且实践不足;(4)课堂师生交往备课与反思需优化;(5)学生拥有一定的话语权;(6)师生交往整体状况有待提升;(7)物理学科特征融入到师生交往中,在交往中显现出物理学科特征。针对于课堂出现的交往方式进行归类分析,语言交往包括提问语言、理答语言、启发语言、过渡语言;非语言交往包括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提出了师生交往行为范式。并根据课堂观察,选取案例进行分析。针对于课堂交往出现的问题,结合问卷调查,本文提出提高师生交往的策略与建议。首先是师生交往原则的范式:促进学生发展原则、高效率原则、趣味性原则、主动性原则、双洽原则。并在教师视角下针对于提高高中物理课堂师生交往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策略:(1)创设利于交往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2)加强实验教学;(3)打开心灵窗户,建立良好师生关系;(4)加强课堂交往整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