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繁华的城市给民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其中以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为主。本文以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内外有关垃圾场景观改造的成功案例,从工程技术措施、植物配置、景观效果方面总结出了科学有用的价值。本文对河南北部地区的3个处于不同植被演替阶段的垃圾场进行夏季和秋季的群落特征实地调查,在群落的数量特征方面调查了植物名称、多度、高度、胸径、盖度、冠幅、生活力和死亡状况。分析了安阳七里店垃圾填埋场、濮阳濮水公园建筑垃圾山两者景观植物群落生长状况不同的原因,得出了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群落演替规律,筛选出适合豫北地区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的先锋树种和耐性树种。在工程技术方面,首先对两者的堆体整形、覆土厚度进行研究,采用阶梯状台地是两者的共同做法。垃圾山表面先铺设30cm厚的粘土防渗层,用于阻隔雨水下渗和填埋气体外漏,在其上铺设80—120cm厚的种植层。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安阳七里店垃圾填埋场山体西侧坡度较大,植被死亡率高,土地裸漏严重,需要在植物材料、水土保持方面有所调整;濮阳市濮水公园建筑垃圾山东部山体西坡面、西部山体东南坡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塌陷和雨水冲刷的沟壑,影响景观效果,构成安全隐患,需要加强修复。在景观效果方面从山体造型、水体景观、植物群落景观等方面对调查对象进行了研究,濮水公园景观恢复效果显著,形成了一个山水环抱、绿树成荫、层林叠翠的山水园林景观。但是豫北地区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景观改造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缺少前期长远的科学规划、缺乏后期有效的监督管理等,需要改进和提升。在上述调查现状和国内外成功案例的研究基础上,笔者总结了适合我国垃圾填埋场生态景观恢复的策略,并且用于安阳七里店垃圾填埋场的景观改造设计的实践中,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