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积口服液是江西省中药特色品种之一,由茯苓(去皮)、海螵蛸、鸡内金(炒)、三棱(醋制)、莪术(醋制)、红花、槟榔、雷丸、鹤虱、使君子十味药材组成,具有健脾导滞,化积除疳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疳积。本品相继收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原标准中含量测定项空缺,且鉴别项中的红花鉴别不稳定,难以保障药品质量。本标准是在原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了红花药材的TLC鉴别,采用了HPLC法测定化积口服液中对香豆酸的含量。为了找到化积口服液的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本课题组首先对通过实验摸索,锁定了一个来自红花药材的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了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的研究。本课题组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一个酚酸类化合物,鉴定为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实验表明,对香豆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以减少癌症药物的副作用,并且还有降血脂的作用[1-2]。因此本课题组通过查阅文献[3-4]和实验摸索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红花药材和化积口服液中对香豆酸的含量,其方法为采用ODS柱,以乙腈-0.5%磷酸(18:8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08nm。对香豆酸在0.0211~0.4221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方程为Y=8.34×106X+2.78×103,相关系数r=0.9999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8%和99.79%,RSD分别为0.6%和1.8%,都具有较好的重现性。本课题组利用上述方法分别测定了10批红花药材和21批化积口服液中对香豆酸的含量,结果证明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化积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