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理论上说,银行金融服务的缺失将极大的限制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相对落后的金融市场无法为外商直接投资提供必要的技术和金融支持,在这样的环境下,外资银行的进入应该会弥补本地银行的缺失,从而极大的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而并非只是简单的客户追随。因此,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和外资银行之间的潜在关联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至关重要。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将外资银行投资的分布和优势的发挥与中国争得吸引外资和逐步开发的政策相结合分析,判断外资银行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和影响。研究结果也具有中国的经济学意义,即外商直接投资与母国同行业发展的关系。本文构建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模型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对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与外资银行分支行数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用中国逐步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作为外资银行进入的工具变量后,这一带动作用仍然十分显著。考虑到来自不同国家的外资银行因其母国的行业结构和自身的发展战略的不同,会对某些行业更加熟悉,在这个行业中经验更加丰富,外资银行因此主要分布在外资企业聚集的经济活跃地区,在熟悉的业务领域和客户群体中开展业务,从而更多的吸引母国的投资流向其熟悉的行业。因此,我们在模型中加入了行业比重与外资银行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交叉项。需要指出的是,这一相关关系在外资银行具有经验优势的行业中更加明显,进一步验证了基本结论。论文结构如下:第二章是文献综述。第三章将会回顾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银行和FDI在中国的发展演变。第四章将对模型和数据进行阐述。第五章是对实证结果的讨论和解释。最后,第六章是一个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