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为非蛋白质组成氨基酸,体内不能合成,其生理作用主要是参与体内一碳单位的代谢,目前公认,体内Hcy浓度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Hcy在As发病机制中所发挥作用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而近年来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的飞速发展已逐渐揭示出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调控的许多重要机制,染色质和DNA序列的乙酰化和甲基化修饰是近年来受到最广泛关注、并被认为是基因表达的主要epigenetic调控方式。研究表明,Hcy系各种转甲基代谢(包括DNA的甲基化修饰)的甲硫氨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其异常升高可影响DNA的甲基化过程,并进而影响某些基因的表达而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叶酸(Folic acid,FA)作为一类重要的微营养物质,对维持遗传物质稳定性有重要作用,文献报导叶酸能明显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致As作用,而且它可通过Hcy合成甲硫氨酸(Met)和S—腺苷甲硫氨酸(SAM)的生化过程影响DNA的甲基化。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5,10-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是促使Hcy向甲硫氨酸转化的关键酶,也是将叶酸活化为5—甲基四氢叶酸的核心酶。叶酸不足或MTHFR活性降低都将导致Hcy水平升高。由于MTHFR基因启动子区域没有TATA盒,但含有CpG岛和多个潜在的Sp1连接位点,这为MTHFR基因的表达提供了受甲基化调控的结构基础。因此,我们推测,高Hcy也可能反过来干扰代谢Hcy的MTHFR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并进而影响其mRNA表达。但这种影响到底产生何种病理生理学效应?尚未见报导。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以临床相关的高Hcy浓度处理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uma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HVSMCs),反作用于代谢Hcy的MTHFR基因,检测高Hcy对其启动子甲基化修饰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以了解高Hcy是否通过对MTHFR基因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修饰产生正反馈的损伤效应,即高Hcy→MTHFR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MTHFR mRNA表达↓→MTHFR活性↓→Hcy进一步↑,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性发展。并同时探讨叶酸可能的干预作用,为A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材料和方法:本实验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取自正常脐动脉,采用组织贴块法获得,加入含有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于37℃的CO2孵育箱内培养,选用3~7代细胞作为实验用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生长的平滑肌细胞;Hcy处理组:不同浓度Hcy(0,30,100,200,500,1000μmol/L)分别作用细胞24h,48h,72h;叶酸处理组:100μmol/L Hcy+FA(100μmol/L),500μmol/LHcy+FA(100μmol/L),FA(100μmol/L),作用细胞72h。各组每24h更换一次培养液,并添加新鲜配制的干预液。提取各组细胞基因组DNA,以巢式降落甲基特异性PCR(MS-PCR)分析MTHFR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提取各组细胞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MTHFR mRNA的表达水平。数据采用(?)±s表示,应用SPSS13.0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Hcy干预后,HVSMCs MTHFR基因启动子区域出现去甲基化,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RT-PCR结果显示MTHFR mRNA表达增加,其mRNA表达水平在100μmol/L Hcy时达到高峰,直至极高浓度Hcy时仍刺激MTHFR mRNA呈高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此外,100μmol/L Hcy呈时间依赖关系促VSMCs MTHFR mRNA表达,72h达高峰;而叶酸能明显抑制Hcy所引起的MTHFR基因启动子区域去甲基化,RT-PCR结果显示MTHFR mRNA表达亦有所降低,与Hcy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正常细胞无显著差异。结论:综合上述结果,本文显示,高Hcy可通过引起DNA甲基化修饰的改变,而改变MTHFR基因的表达,叶酸可一定程度的拮抗这种效应。Hcy诱导催化其自身向甲硫氨酸转化的关键酶MTHFR基因DNA去甲基化和mRNA明显高表达,显然有助于降低过高的Hcy,这无疑是一种代偿机制,而非高Hcy的损伤效应;这提示环境因素对基因甲基化修饰的影响可以是损伤的、致病的,但亦可能是代偿性反应。由于干预DNA甲基化修饰的治疗策略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因此,阐明在同一影响因素下,何以某些基因去甲基化,而另一些基因高甲基化?哪些DNA甲基化修饰的改变是致病的,哪些是代偿性的?对于合理的制定干预策略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