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措施对大豆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影响的研究

来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ujia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在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同时,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本论文以长期定位(1987~2005年)于三江平原的白浆土为基本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施肥措施、耕作方式和种植制度对大豆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区系结构、致病镰孢菌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及常规耕翻有助于提高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比例,降低致病镰孢菌的比例,从而减轻大豆根腐病的发生。长期单施化肥导致土壤真菌总量增多,不利于土壤微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2.不同种植制度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结构有较大影响。多年连作后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数量降低,真菌数量增加,大豆根际出现致病镰孢菌富集现象,尤以致病力强的种的数量增加明显,导致土壤微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培肥地力及大豆的生长发育,轮作田各处理有减轻根腐病的趋势。 3.不同农业措施对大豆根腐病的发生有一定影响。无论轮作区还是连作区,除化肥处理外,其他处理的大豆根腐病均有减轻的趋势;轮作与连作相比,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均有降低趋势。 4.不同作物前茬对土壤微生物数量有一定影响。在轮作体系中,小麦茬比玉米茬更有利于大豆田土壤细菌的繁殖,而玉米茬则比小麦茬更有利于土壤放线菌的繁殖,且与小麦茬相比,玉米茬更有利于控制大豆田真菌的数量,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减少有害真菌对大豆的危害;多年连作大豆田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下降,有害真菌数量明显增加,不利于培肥地力及大豆的生长发育。 5.不同农业措施对大豆产量有极显著影响。长期施有机肥大豆产量显著优于化肥和秸秆还田,对照产量最低;三种耕法中,常规耕翻显著高于深松,深松又优于免耕;轮作区产量明显高于连作区。
其他文献
棉田是一个由作物-害虫-天敌以及其他有机体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以作物为中心的有害生物生态管理,是以群落生态学为基础。转基因植物对其靶标性害虫表现出几乎免疫的杀虫效
青霉菌属种类多,多个种可以侵染苹果,引起苹果采后腐烂变质。近十年内对青霉菌种类进行鉴定国内鲜有报道。据刘建华等1990年研究报道,在河南省引起苹果青霉病除了扩展青霉、
1  爷爷闭着眼睛,干瘪的嘴唇微张着,不停嚅动,却发不出一丝声音。爹把耳朵凑到爷爷的嘴边,爷爷仿佛害怕爹听不清他说的话,努力挺身,但身体像和床长在了一起,纹丝未动。爹把身子又弯了弯,耳朵都要伸到爷爷的嘴巴里去了。  好一会儿,爹把耳朵从爷爷的嘴巴上拿开。“快,把我爹抬到河边去。”爹招呼着院子里的人。爷爷不吃不喝的这两天,家里白天黑夜都有一些堂叔堂伯们轮流值班。  众人抬来床板,铺上褥子,把爷爷移到
期刊
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引起麦类作物的赤霉病。了解F.graminearum致病性的分子机理对赤霉病的防治和抗病品种的选育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阐明F.graminearum的
黄瓜花叶病毒M株系在白肋烟上具有典型的症状恢复现象,本研究用提纯病毒和DAS-ELISA建立了CMV- M病毒定量检测方法。研究发现,症状严重程度与叶片中的病毒浓度呈正相关:最早
烟草黑胫病(Tobacco Black Shank)是烟草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是烟草生产上的一块绊脚石。烟草一旦发生该病,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目前烟草黑胫病防治中
十多年前,马宝斋去世的前一刻,十来个儿孙围在床边.rn七十多岁的大女儿马慧敏悲伤焦虑,舍不得父亲就这样走了,同时她还希望父亲还能有什么话留下.自懂事以来,她一直怀疑自己
期刊
本文以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为供试菌株,通过抗药性诱变获得了对速克灵具有高抗性的突变株。进而对抗性突变株的致病力、致病生理生化机理、寄主抗病性生理生化机制等方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