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培养国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一个开放型国家的当务之急。
外语教学课堂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场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培养国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一个开放型国家的当务之急。
外语教学课堂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场所。遗憾的是,由于评估体系的缺乏,尽管与跨文化交际有关的课程数目日益增多,但其教学一直缺乏系统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
评估作为教学活动中关键的一环,应引起外语教学界的广泛重视。评估体系的确立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教学大纲的设计提供了凭据,有利于教师展开系统教学.尽管评估的作用不容忽视,但在跨文化交际能力领域,目前尚缺乏一种全面有效的评估方法.许多研究者已经从理论和实证上就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关心的问题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如何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却很少涉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估。
本文所关注的恰是这个研究领域中的薄弱环节.论文在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及构成重新界定后,从内容和测试方法两个方面对现有的评估体系进行筛选,从中选出INCA模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研究主要考察此评估体系的有效性、可信度和客观性.基于对此评估体系优劣的分析,在论文的最后,提出了创建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估体系需要遵循的几点基本原则。
该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期待更多的研究者关注这一领域.论文最后所提出基本原则仍需在以后的研究中做进一步验证。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论文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回顾了中西方在同声传译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对本文研究有重大影响的同声传译理论,并总结了学者在笔译和同声传译方面对英语定语从句的翻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不过,凡事皆有例外。于大蒜而言,“白露末,秋分初”才是将其下地播种的好时节。播种前,大人们先要平整田地,将一块田地化分为若干田畦。记忆中,机械化农耕设备尚未普及时,家中只能用耙来整地。有时,家长为把地耙得更深些,就让年幼的孩子站在耙上面增加重量。我曾经站在耙上面,被父親拉着在田里劳作。当时,我感觉自己有点像驰骋沙场的将军,非常得意。田地平整好,家人会按照合适的距离将蒜瓣一个个摁进
对于我们这个小家庭而言,今年的春节过得十分特别.我的先生小林是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的一名检验人员,负责新冠肺炎病毒的核酸检测工作.所谓核酸检测,就是针对疑似病
十余年前,在江南草长莺飞的时节,我与老伴一同去过龙井村。一路好山好水,让人陶醉。到了九溪十八涧,我们准备品茗小憩片刻。这时,一位自称是龙井村人的大嫂,欲带我们乘车游览龙井村,我们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大嫂坐在前面带路,车子在弯弯曲曲的石路上缓行。车窗外,高低茶树相连成趣,山影斑斓,泉水叮咚,山腰间不少村妇在采茶。到底是龙井人,大嫂三句话不离龙井茶、龙井水,说这九溪十八涧是“弯弯曲曲的路,层层叠叠的山,
在我的印象中,丹麦人是非常精致优雅的。夏天,他们喜爱在户外用餐,用应季花朵装饰餐桌,在阳光下享受美食与咖啡。冬天,他们在室内生起温暖的炉火,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中,吃牛排、喝红酒。不过,当我来到了丹麦第二大城市——奥胡斯,才发现丹麦人的饮食生活还有另外一面。 奥胡斯的street food(美食街)位于市中心,毗邻中央车站和最为繁华的购物街。一年中,丹麦的白天大多很短,人们需要用多样化的休闲娱乐方式
阿婆(上海话外婆)、妈妈和我,都是家里的煮妇.时代不同,煮妇的“工作内容”也不同.rn我在石库门长大.小时候,我家和其他住户同在一楼的公用“照披间”(上海话厨房)做饭.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