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词作为对外汉语教学重点和难点,一直是汉语国际教育所关注的焦点。其中语气副词功能复杂、用法灵活,尤其是一些使用频率高、语义相近的语气副词,留学生很难准确地掌握和使用。笔者通过对对外汉语教材和留学生语料库进行分析,发现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语气副词时错误率较高,尤其是“居然”和“竟然”。针对这两个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和偏误研究极少的情况,而且国内的各种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辞书对这两个副词的解释也有不严谨之处,导致国际汉语教师也不清楚其具体区别,留学生更是无法区分。因此,探讨这两个副词的区别及其教学方法的研究,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而言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选择了两个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语气副词——“居然”和“竟然”作为常用副词的范例进行分析论述。首先,选取了国内比较权威的两套教材《发展汉语》和《博雅汉语》,探究其对于“竟然”和“居然”的编排情况,从综合注释、练习设置方面进行分析。其次是对留学生关于两个词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探究其偏误类型、偏误原因和应对策略,其中还对“竟然”和“居然”的深层语义、语法功能、语用条件进行了探究。最后针对本文发现的种种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关于语气副词“竟然”和“居然”的教学建议,从教材的编排、对教学的建议、对国际汉语教师的建议三个方面展开。随着汉语国际教育实践工作地不断推广,关于个别语气副词的教学研究受到更多的重视,研究成果也在不同程度上运用到实践中,但还是有一些地方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如针对一个或几个常用易错的语气副词进行深入研究,从语义、语法、语用等角度来分析其特征及功能,将研究成果更好地应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