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侧枝循环规模和疾病进展的血液标志物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PY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是全球脑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是我国脑缺血性卒中的首要病因。大量研究已证实侧枝循环和卒中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但大约70%左右的中重度ICAS患者不存在侧枝循环(60%)或存在极少量侧枝循环(10%)。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symptomatic ICAS,sICAS)1年内卒中再发率和死亡率高达15%。对于这部分患者,目前主张的治疗方案是以抗血小板为主,血管危险因素控制为辅的内科治疗。尽管近十年因强化药物治疗方案(intensive medical management,IMM)的优化和对疾病认识的加深,sICAS的预后有所改善,但其1年内卒中再发率和死亡率仍维持在10%以上,而对于这部分患者因不响应IMM而导致卒中再发的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明确。随着新型血液分子标志物的发现以及相应检测技术的提升,疾病的血清学研究再度成为热点。探索sICAS的血液分子标志物不仅可以作为量化疾病转归的标尺,也有利于揭示疾病进展的相关机制,开发新型的治疗靶点。研究目的(1)探索和验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选择性剪切产物,即a,b亚型的血清表达水平与ICAS患者侧枝循环建立的相关性(2)探究与sICAS IMM不响应,缺血事件再发相关的血液细胞因子;(3)探究与sICAS IMM不响应,缺血事件再发相关的血液外泌体微小核糖核苷酸(exosomal microRNAs,e-miRNAs),软件分析结局相关e-miRNAs的生物功能以及对(2)中结局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并提出sICAS疾病进展的病理机制。研究方法本队列研究招募sICAS患者,通过血管造影明确患者存在重度ICAS(>70%狭窄)且对侧枝循环状态进行评估。对入组后的患者即刻采血,离心后取血浆,超低温冷藏备用,用作血液分子标志物的测定。第一部分同时招募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患者和癫痫患者分别作为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同样在入组后即刻采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量和比较三组患者VEGF-A165a、b亚型的含量和比值;第二部分通过对入组的sICAS患者进行1,3和6个月的随访,评估患者IMM治疗的依从性并判断是否存在的缺血事件的发生,并根据6个月内有无再发缺血事件分为两组,即IMM响应组(Responders)和IMM不响应组(Non-responders)。应用ELISA测量和比较两组患者的13种促血管生成细胞因子和8种抗血管生成细胞因子的血浆浓度,通过主成份分析筛选与结局显著相关的细胞因子;第三部分通过倾向值匹配法将Responders和Non-responders两组的患者进行年龄、性别和IMM依从性的匹配,运用第二代测序构建匹配后患者e-miRNAs的测序数据库。在对测序数据进行降噪和标准化处理后,用主成份分析筛选与结局显著相关的e-miRNAs。通过 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软件分析结局相关 e-miRNAs的生物功能和对(2)中结局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研究结果研究共纳入了 74名重度sICAD患者,其中29位在6个月随访中再发缺血性事件。第一部分从74名患者中选择了美国介入和治疗性神经影像协会/介入放射学协会侧枝循环评分系统分级2级以下的ICAS患者,共计66位,并纳入了 6名MMD患者和5名癫痫患者。ELISA显示MMD患者的总VEGF-A165血浆水平与sICAS和癫痫患者无显著差异,但VEGF-A 165a/b显著高于sICAS组(p=0.015)和癫痫组(p=0.043)。第二部分74名重度sICAD患者在6个月随访期间有3位患者再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7位患者再发缺血性脑卒中,9名患者再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缺血性脑卒中。主成分分析将包含21个细胞因子的数据转化成了 7个向量,其中多因素逻辑回归显示只有向量4和缺血性事件再发的结局显著相关(p=0.02),临床变量纠正后仍具有显著性(p=0.003)。向量4中的主要组分为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1(solubl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1,sVEGFR1)、endostatin、血管抑素(angiostatin)、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和VEGF-A165a,向量整体表现为抑制血管生成。第三部分倾向值匹配法将11位Responders和11位Non-responders进行两两配对。主成分分析将122种血清中分离的e-miRNAs转化为13个向量,其中只有向量3和结局显著相关(p=0.0052)。在向量3中,13个绝对系数为前25%的e-miRNAs构成的新向量3和原向量3呈显著相关(R2=0.940),且在结局的预测上具有90%的灵敏度和 100%的特异度。这些 e-miRNA 包括 miR-27b-3p,miR-122-5p,miR-16-5p,miR-30c-5p,miR-486-5p,miR-10a-5p,miR-10b-5p,miR-101-3p,miR-24-3p,miR-192-5p,miR-30c-5p,miR-425-5p 和 miR-191-5p。IPA 分析显示,这 13 个 e-miRNAs中的7个e-miRNAs和血管生成有关的生物功能显著相关(p<0.025),5个为上述结局相关细胞因子的上游调控分子。Non-responders样本中的e-miRNAs的特异表达谱提示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且对上述细胞因子表达的调控和实际观察的表达情况完全相符。结论由血液分子标志物表达水平提示的抑血管生成的表型可能与sICAS患者侧枝循环发育不良和不响应IMM相关,预示sICAS的疾病的不良预后。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在个人职业地位获得中的重要性使得教育补习服务也成为中国家庭的一种生活必需。影子教育的盛行反映了家庭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孩子的教育中。除了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影响,影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还反映了身处主流教育的学生获得教育资源与选择教育资源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学业成就获得,学生奔走在学校教育和影子教育之间。针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已有研究存在以下问题:多数将视角放在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
“互联网+”名师工作室是一个集教研和资源于一体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能帮助教师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实际教学水平。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公共服务类型从生产型转变为服务型,导致“互联网+”名师工作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面临新的难题:一是“互联网+”名师工作室原有的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二是“互联网+”名师工作室的优质教育资源如何服
无铅化是整个电子行业绿色革命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本文简单阐述了无铅化的产生背景,工艺难题,以及在改变过程中出现的可靠性问题及其相关的原理和研究现状,并介绍了全球化背景下,各
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作为广泛的DNA识别受体,能够识别肿瘤DNA、病原体DNA、线粒体泄露DNA等而引发宿主防御功能。cGAS识别DNA后能够催化合成第二信使环二核苷酸(cG
多智能体系统是网络环境中的一组交互式智能系统,通过多智能体技术可以解决个别系统难以或者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多智能体系统可以对飞行控制系统的协同控制、编队控制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