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磊艺术作品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3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澎在2018年11月策展的“艺术史:40x40:从四十位艺术家看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当代艺术”中写道:洪磊是中国当代艺术史绕不过的一位,不管在摄影,绘画甚至是小说都有他个人鲜明的特色。”洪磊艺术语言的形成、确立与发展是个人经历与社会发展共同交织孕育出来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与时代特点。本文的导言分为四个部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点。正文部分以洪磊的时间线为主线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根据洪磊个人与时代的联系分为时代旋涡之外和时代旋涡之内两节,笔者从社会背景,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三个方面综合展开研究,介绍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以及成年初期的成长过程,这三个因素都为洪磊艺术语言的形成埋下了铺垫。第二章介绍了洪磊为追寻艺术理想做出的努力:在南京艺术学院的意气风发;在常州技术师范学院美术系的沉淀与探索;在北京等地的艺术深造更坚定理想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第三章到第五章以每一时期的典型作品为例展开抽丝剥茧地分析洪磊阶段性的艺术语言特征。第三章,以1996-2000分为一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艺术语言是“颠覆与针刺”,以《中国盒子》为例介绍了洪磊在艺术上的成功突围和个人艺术语言的确立;以《中国风景·苏州拙政园》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洪磊通过“剧场摄影”表达他对中国园林在当代社会下的境遇与生存的思考。第四章,以2000-2007分为一阶段,这个时期的洪磊创作处于整个艺术生涯的高峰。这期间的艺术创作道路呈现出反方向的两条:以《我梦见我在间苑遨游时被我父亲杀死》和《六个柿子》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摄影的内容分为穿过梦境的记忆和情怀中的南宋世界,其艺术语言特点表现为充满神秘主义的剧场摄影和对纯净世界的渴望的写意摄影,其间洪磊的创作不限于摄影还有装置,刺绣,影像等等。第五章,2008年之后的艺术语言以“双重颠越”为主,着重以《正大光明》和《迷楼》为例进行研究分析。本文对当代艺术家洪磊的作品进行梳理,研究其艺术语言与风格特点,具有理论原创性;洪磊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不可绕开的一位,因此,对其艺术语言的研究对中国观念当代艺术史具有鲜明的现实性。
其他文献
整个人类基因组序列的破译提供了人类基因最基本的结构信息,同时一些功能性基因组技术的出现,如cDNA微阵列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产生,使人们可以同时观察多个基因的表达信息
为提高风电场电能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率,针对风电场并网中存在的问题,以传统直流输电技术为对照,分析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工作原理、控制策略和技术优势,探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大规
受生物水母灵活性、平稳性运动的启发,研发了一种基于多连杆机构的仿生机器水母。机器水母由流线型头部、腔体外壳、基于锥齿轮传动的动力传递装置、基于多连杆机构的执行机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成效日渐突出。为深入全面的推动该技术的发展,有必要精准全面的把握这一技术的相关概念
今年2月,教育部印发通知公布2017年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长沙市望城区东马小学榜上有名。围绕"防"字做文章,深入开展国防人防教育,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城郊小学形成了独特的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