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三氮唑和三正丙胺季铵盐类衍生物的合成及介电性质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at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铁电体具有优良的介电性、铁电性、压电性、热释电及二阶非线性等多种性质,铁电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广泛应用于信息存储、红外传感、通讯以及压电传感等方面。目前对于铁电材料的研究中,寻找新的、性能优异的铁电化合物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大部分铁电化合物都有相变特征,发生铁电相和顺电相的相互转变,在相变点附近,出现明显热力学性质的变化和介电异样。因此,通过测量物质的介电性质来寻找相变材料,是找到潜在铁电材料的有效途径。  含氮化合物在铁电材料、介电材料及压电材料等方面都有着广泛应用,因此对它的研究十分有价值。为了寻找具有相变的铁电材料,我们合成了3-氨基三氮唑及三正丙胺季铵盐衍生物,并从结构和介电性质方面研究了其相变的相关特性。本文研究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以3-氨基三氮唑为底物与有机酸发生质子化,进而结晶形成4种有机分子离子化合物,并对这4个化合物进行了晶体结构、IR、粉末PXRD表征及介电性质的研究。  第二部分以3-氨基三氮唑为底物与酸发生质子化,并且与冠醚形成冠醚包合物,结晶合成了3种化合物,对这3个化合物进行了晶体结构、IR、粉末PXRD表征及介电性质的研究。  第三部分以三正丙胺季铵盐与HClO4,HBF4及金属卤化物合成了5种化合物,并对这5个化合物进行了晶体结构、IR、粉末PXRD表征及介电性质的研究。  通过对这十二种晶体的性质进行分析,发现只有化合物8和9在介电测量时,在变温过程中出现可逆的异样峰,初步判断化合物8和9在变温过程中可能发生了相变。而后在DSC测量时,化合物8加热过程中在110.0℃(383.15K)显示了一个尖峰,冷却时在90.4℃(363.55K)显示了一个尖峰,在这两个峰进一步确认了该有机离子化合物具有可逆相变。化合物9加热过程中在84.1℃(357.25K)显示了一个尖峰,冷却时在75℃(348.15K)显示了一个尖峰,这两个峰也进一步确认了该有机离子化合物具有可逆相变。
其他文献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由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通过自组装构成的一类新型功能材料,其结构丰富多样,性能独特优异,因而在化学、材料学等领域具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