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氮共掺杂磁性ZnFe2O4@C@TiO2-FN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gez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载纳米TiO2催化剂以其无毒、催化活性高和可回收使用等优点,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光催化剂。但是,磁载纳米TiO2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两个缺点:首先,磁性内核化学稳定性差,磁核与TiO2直接接触会带来催化活性的下降;其次,TiO2的带隙较大(锐钛矿~3.2 eV),只有在紫外光激发下才能发挥出催化活性。因此,制备出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且性能稳定的磁载纳米TiO2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首先采用沉淀-溶剂热法制备出ZnFe2O4纳米磁性粒子,以葡萄糖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制备出ZnFe2O4@C二元磁核,之后以TBOT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在ZnFe2O4@C外包覆TiO2,并对其进行F-N共掺杂,成功制备了ZnFe2O4@C@TiO2-F,N复合催化剂。运用XRD、TEM、VSM、XPS和UV-vis DR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甲基橙为污染物模型在紫外-可见光下探究其催化活性,并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三元复合催化剂ZnFe2O4@C@TiO2-FN具有核壳结构,粒径在1000nm左右,具有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达到了12.8 emu/g。其中磁核ZnFe2O4为尖晶石结构、粒径为100nm左右、饱和磁化强度77.5 emu/g;中间碳层厚度约为5~10nm左右,有效地避免了光溶解现象的发生,二元ZnFe2O4@C的饱和磁化强度33.9 emu/g;外层TiO2为锐钛矿结构,厚度在50~70nm左右。三元复合催化剂ZnFe2O4@C@TiO2-F,N对400~800nm的可见光吸收大大增强,相比于未掺杂的样品和纯TiO2发生了红移现象。带隙能为1.42 eV;紫外下对甲基橙在210min内的脱色率达到100%,可见光下对甲基橙150 min内降解率达到100%。XPS表明F元素以Ti-F键的形式掺进了TiO2,N元素取代O位掺进了TiO2,共掺杂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复合催化剂的紫外-可见光活性。且催化剂重复使用五次后,紫外-可见光下催化对MO的降解率仍能保持90%以上。
其他文献
随着建筑用河砂需求量的增加及河砂开采的限制,机制砂因具有经济环保的作用将成为河砂的有效替代品。机制砂是一种混凝土理想的细骨料,然而目前机制砂应用在混凝土中会减小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加需水量,导致混凝土容易出现较大地自收缩和脆性骨折,极大的影响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近年来,无机粒子与聚合物通过化学键相结合进行表面修饰取得了快速发展。在这里,机制砂粒子通过聚合物进行修饰,减弱机制砂粒子对混凝土流动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微观多孔材料以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碳基多孔材料是近几十年来最重要新材料之一,其具有高温稳定性、耐酸碱性和耐有机溶剂等优点,且价格低廉、来源广泛,在气体吸附、金属催化、储氢及电化学、燃料电池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使用一种新型的多孔碳载体,合成了多孔碳负载的纳米钯催化剂Pd@MPC,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
哺乳动物的胚胎着床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胚泡侵入性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是保证胚胎成功着床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细胞内受体作用于子宫内膜,使其血管
目的:   探讨雌、孕激素作用下,着床前子宫内膜(RL95-2细胞)β1,4-GalT-Ⅰ表达变化及对胚胎与子宫内膜黏附的影响,分析不同雌、孕激素作用下对EGFR相关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调控
本论文选取钙钛矿型氧化物LaNiO3为研究对象。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钙钛矿氧化物LaNiO3 (LNO),并对其进行氮掺杂制备(LaNiO3)-N (LNON)催化剂,以及与g-C3N4复合制备g-C3N4-LaN